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职业高中学生单招考试的高考科目,而且加入高考行列也仅仅只有两年。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从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新课改下教学理念的七个转变中也要求教师“必须从片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的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研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势在必行的一个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职业教育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二、当前职业教育单招考试的现状与形式
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从2012起进行了改革,考试的科目由原来的语、数、外和中职专业科目变为语、数、外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就是说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提高到了必学、且是第一学习科目行列的地位,从而也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不能仅仅遵循教学大纲中的“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还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在理论和实际应用并抓的前提下,对于高考生来讲,方向更应偏向理论,而不能是注重应用能力而轻理论。
另外,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是理论和实训并驾齐驱的,但是高考考试试卷采用书面笔答闭卷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答卷时间为150分钟。试卷采用常规卷,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五种题型。单选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是在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判断题要求判断对错;简答题包括基本的概念、原理及相关应用。试卷的分数分布为单选题20分、多选题5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35分。这也就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不管过程中采取什么手段,到底是偏重了理论还是实训,到头来还得归位到理论上,教师如果把握高考的方向和教学的掌握层次,就必须要研读课程标准。
三、研读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必要性
为了最终既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让单招生有一个理想的考试成绩,研读计算机应用基础势在必行。
1.准确把握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要求
2012年、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的考试要求指出:a(识记):指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并记住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中的概念、专用名词及其解释。b(理解):指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识别和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所学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具体含义及特点。c(掌握):指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初步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能灵活地应用所理解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正确地完成有关的应用操作,并能解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d(综合应用):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即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判断、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四个考查方面了解还不够,如何才能将考试要求转变为教师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落实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控制好教学的三维立体目标,把握教学的进度和要求,分清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层次。
2.高考进行的年限短,高考题的命题规律和难度提供的线索少
到目前为止,单招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只考了2012年和2013年两年,完成的考试样题也只有考试说明中的3套,没有像其他科目一样配备相应的章节练习册
单元测试题和模拟试题。不管教师的能力水平是一桶水还是自来水,要想给学生倒这一杯水,这个距离和方向的把握必须要借助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3.同一科目、同一要求,但教学对象多样化,必须针对职业高中的单招生研究教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傅连仲、武马群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的新教材,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标准是针对所有的中职学生,而单招考试只是针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要想区别这二者的教学对象,必须在课程标准上加以细化。既不能无限制拓展知识,有延无收,也不能过分简单,达不到考试的要求。
总之,不论是从课改的要求,还是从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还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具体的要求,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