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评估标准;编目
摘 要:文章从文化部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标准中,分析了编目工作考核指标,从规范性、即时性、共享性、多样性、社会性、服务网络性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发展状态以及多种变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25-02
作者简介:钟静(1975-),重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2013年,公共图书馆界迎来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部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评估定级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1]。从1994年第一次评估定级以来,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公共图书馆迎来了飞速发展,评估标准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行了调整和改变。第五次评估标准对编目工作的考核,在保留一部分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编目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指标分值上做了调整,同时在工作要求和范围上增加了新的考核内容。从第五次评估标准中编目指标的调整和改变可以折射出今天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1 编目工作在图书馆整个业务工作中的存在位置
编目工作是文献进入图书馆后的第一项工作,也是文献资源进入流通环节的前提[2]。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一切读者服务的基础,是支撑图书馆庞大业务系统的基石。编目质量直接关系着服务质量的好坏,所以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每一次评估定级工作中,文献编目都是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随着近年来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手段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图书馆服务更注重深层次的延伸服务、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重点文化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但是,文献编目作为传统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每次评估定级都对编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发生的变化
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计算机数字化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编目工作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相对传统封闭的环境逐渐过渡到网络信息平台下开放的格局;从过去各区域图书馆各自为政的状态发展成为如今全国范围内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每一次评估标准的变化都反映出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内的改变和进步。第五次评估定级对编目工作的规范性、即时性以及服务网络性等方面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目前,编目工作不仅涉及文献的标引和著录,也涉及网络服务、协作协调等范畴,所以在评估指标中会呈交叉考核状态。我们先对近三次评估标准中主要编目工作考核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见表1、表2、表3)。
3 第五次评估环境下的编目工作现状
以上是三次评估标准中编目工作涉及的主要指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评估相关指标都有所不同,而每一个指标下考核的指标值与因素也有所不同,反映出的编目工作在图书馆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第五次评估定级标准与前两次有明显的改变,编目工作相关指标以及考核因素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3.1 规范性
编目规范一直是图书馆编目工作不变的要求。从第三次评估要求到第五次评估要求,编目规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规范性的考核方式更加合理、科学。第三次评估标准中,对中文普通图书以及古籍编目都是以误差率来体现的,由于规范要求的不断变化和完善,馆内规则内容的不断调整,统一标准下的误差率不再适合各馆的具体情况。在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标准中,对误差率的提法作出了调整,从最初单纯考核分编误差率到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编目,依据本馆编目细则保持数据规范一致,体现出了图书馆行业对此项工作的一个思路调整。
3.2 即时性
即时性是第五次评估标准中新增考核内容。文献编目指标下对普通中文文献、报刊文献以及视听文献加工时间都做了明确要求,即要求图书文献在到馆1个月内完成编目;期刊在到馆7个工作日内完成记到;报纸文献在到馆2个工作日内完成记到;视听文献在到馆1个月内完成编目。这意味着编目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各种类型的到馆文献加工完毕,交送至相关窗口部门,以保障第一时间向读者提供服务。由于各个图书馆过去多年存在的客观原因,如图书加工存在积压现象,回溯一直是图书馆编目加工的重点内容
。经过近年来图书馆办馆条件的不断改善,加之编目加工工作方式的变化,回溯工作已接近尾声。文献资源加工即时性是文献服务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
3.3 共享性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基础上,编目数据共建共享服务网络已经逐渐形成,联合编目手段和技术也日益完善。第三次、第四次评估考核为具体考核是否参加全国性联编机构,制定了全年下载书目数据量等指标。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对此项的考核更进一步,除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要求以外,对省级公共图书馆提出了分中心的硬性考核指标,提出向国家中心上传馆藏数据并及时更新的规定。联合编目工作开展以来,以国家图书馆为龙头的服务网络辐射全国,以olcc公共查询系统为服务平台的全国书目数据查询平台已搭建完成,全国各级图书馆上传的馆藏数据在同一界面下实现了统一检索,是书目数据共建共享成果的进一步体现。
3.4 多样性
随着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纸质文献类型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需求,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料以及计算机数字资源。近年来,图书馆的文献载体形式也由以传统纸质文献为主演变为纸质文献和多媒体文献共存的格局。视听资源的涌入,电子文献的大量购进,使得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化更加明显,从而对各种文献形式的编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各文献形式的编目规范陆续出台,要求各图书馆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编目加工。第五次评估增加了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视听文献进行编目,依据相关编目细则,保证编目数据规范一致的要求。
3.5 社会性
在资源共享的社会大趋势背景下,图书馆借助社会力量的业务外包工作内容更加多样。在联合编目的共建共享平台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作为传统业务工作的编目工作也逐渐走向了社会。随着编目社会化外包在图书馆的普遍开展,公共图书馆编目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集中编目工作逐渐社会化包外,馆内编目人员相应调整了工作重点,以审校和分类主题标引、名称规范为主,进行数据维护、新型文献类型的编目实践并且注重馆内外其他合作工作的开展。
3.6 服务网络性
第五次评估标准没有对联合目录提出具体指标考核,而是提出了服务网络化的要求。服务网络化是对图书馆各方面工作更大层面的揭示。参加全国联合目录查询系统以及地区性联合馆藏信息查询是服务网络化的一个方面;地区性联合编目服务体系的辐射面以及地区各文献机构的参与度,同样是编目数据服务网络性的一个方面。只有构建服务形式多样的网络平台,才能把编目共建共享工作逐步扩大范围,从而推向纵深发展。
图书馆评估定级是依照国家文化部制定的标准对图书馆的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的认真自我分析和研究[3]。第五次评估标准中,对新形势下的编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编目工作在图书馆有序开展,推动信息时代编目事业的发展,需要编目人在这一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公共文化司.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eb/ol].[2013-05-12].http://www.ccnt.gov.cn.
[2] 李智英.浅谈影响图书馆编目工作效率的因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38-40.
[3] 广东省文化厅.抓住评估定级机遇 促进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eb/ol].[2013-05-12].http://www.gzdcn.org.cn.
(编校: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