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越来越备受关注。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地方,德育教育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结合自己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并共勉。
一﹑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作为教师,除了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明晰、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之目的。反之,如果教师忽视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在教学工作中,不负责任,作风不正,行为散漫,其后果必然误人子弟,害人害已。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如何落实德育教育,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做努力:
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常规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它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加以制度化。这是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和好作风,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渠道。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2. 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之不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如通过理论课中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奥运会、名人与体育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 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进行队列练习时,就应突出遵守纪律,严肃认真,步调一致的教育;通过各种球类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项目,则应着重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
3. 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育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中,主要阐述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讲清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又如,同样是体操队列、队形教材,采用 “兵营”式和“观摩、汇报、评比”式的两种组织教学形式,后者符合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4. 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违反课堂常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所谓的“调皮”学生。这就更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走进这些学生,更深地了解他们、关爱他们。通过课堂讲解、讲评、以及找他们进行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以具体的事例、事实帮助他们,引导这些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从而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能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当然,针对这些“调皮”学生,我们不要奢望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抓、抓反复,用我们那无私的爱和对学生负责的情去感染和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5.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
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应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以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体育教育中,我们要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体育教学鲜明的动态性和群体性,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并且保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任务的完成,为全民族素质提高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