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连续打击,使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战后二十年,无论是工党执政还是保守党组阁,都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但七十年代英国经济的动荡大大加剧,失业率提高,通货膨胀加快,而“需求管理”已无法应对失业与通货膨胀这种并发症了。英国政府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就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
经济政策都需要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制定完成的。虽然一定时期内会同时存在多种经济理论,但政府往往只选择其中一种经济理论作为其官方指导思想。不同时期内,由于政府面临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常会采纳更有利于当前实际的经济理论,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如果不能明白政府这一时期执行的指导思想,我们就不会了解政府会制定何种经济政策。1970年代指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在下文将要讨论的。
一、凯恩斯主义理论
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后,均衡理论被证明是无效的,这样就需要一种新的解释危机的原因和指导政策制定的经济理论。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是这种“新的经济理论”形成的标志。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总需求或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有效需求的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源。为了减少失业和避免发生经济危机,就应当设法增加有效需求。[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经济在英国占主导地位。它的核心内容:政府应当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管理总需求,进而管理出口与就业。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市场力量不足以维持持续的需求压力。因此,政府有责任来管理经济,持续干预以稳定需求。这一时期英国经济一直发展“平稳”。但在1960年代末及更严重的1970年代,传统凯恩斯主义由于无法解释滞胀现象而饱受争议。人们认为凯恩斯主义不应只关注出口的稳定增长与充分就业的维持。在1960年代的英国,困扰政策制定者的经济问题就出现了增长相对缓慢、频发的国际收支赤字与快速增长的通货膨胀率。而传统凯恩斯主义很少关注这些当务之急的事情。很明显到1960年代末,就其本身而言,需求管理不足以应对所有问题。用传统凯恩斯主义处理通货膨胀问题是相当困难的。
1960年代末,随着通货膨胀的加速,失业数也在上升,这改变了两个变量之前固定的变化关系,这也是之后货币主义挑战凯恩斯主义的出发点。传统凯恩斯主义者推断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无法实现更低水平的失业数。而现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数及需求压力没有关系;通货膨胀是由工会的鲁莽行动造成的,唯一控制通货膨胀的办法是制定详细的针对工资与物价的政策。
这实际上是,1970年上台的希思政府实行通货再膨胀政策的基础。但矿工的罢工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使希思的通货再膨胀政策失败;这时的凯恩斯主义在短期内还是有效的。1974年,上台的工党政府面对急剧恶化的经济形势,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的上涨。1974、75年公共开支大幅增长,同一时期的货币供应也有一定增长。到1975年中期,政府开始进行综合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凯恩斯政策的首要目标,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其作用方法就是控制货币的发行。这种状况从根本上就对凯恩斯理论提出了挑战。自此,人们开始将英国经济的各种不当都归咎于凯恩斯主义。这一时期人们以经济自由主义来批评凯恩斯经济,认为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没有实现预期的就业目标,经济依然波动很大。且经济自由主义质疑政府干预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反对现有的混合经济体制,支持国家最小程度干预下的自由市场形式。
1960年代末、70年代初,战后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结束,“滞涨”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如果没有第一次石油危机,凯恩斯主义的终结可能会延缓,但它理论上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1976年9月28日,工党政府首相詹姆斯·卡拉汉在工党年会上发表著名演说,标志着英国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宣布了凯恩斯主义时代的结束。[2]
二、货币主义理论
凯恩斯理论对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问题解释的失败,就要给替代它的理论让路,且这种趋势无法阻挡。由此货币主义理论应
运而生。货币主义第一次对凯恩斯主义提出质疑要追溯到弗里德曼1956年的《货币数量论》:通过把对货币的需求及由此产生的货币流通速度看做是利率水平的一个不稳定的功能。而凯恩斯实际上已经否定了这种数量理论。货币主义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论,核心是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的过度增长。
弗里德曼宣称,货币供给的变化与名义收入的的变化有一个可以用数据来表示的相互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是从货币到收入的单向关系。他还声称,货币数量变化短期内对出口影响巨大,但从长期来看,其影响体现在对物价上,而不是出口。相比于凯恩斯强调名义利率,弗里德曼认为政策制定者更多的注意货币总量。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先决条件。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过发行公债来增加公共开支将会使利率升高。弗里德曼主张货币供应应当在低的、既定的增长率下稳定增长。因此,这就不同于战后强调需求管理的凯恩斯主义。当1970年代通货膨胀加速上涨时,货币主义观点的影响日益增强。
早在1974年9月,保守党智囊基思·约瑟夫在普雷斯顿发表著名演说,把通货膨胀问题的发生归于以往历届政府在发行货币方面犯了错误。工党执政后,面对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经济理论,从而去向货币主义。1975年,工党政府实行“现金管制”政策,同时对纳税人征收较高的收入税,而这两者正是货币主义者所赞同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方式。1976年英镑危机迫使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而该组织提出以英国实行货币主义为条件。同年,卡拉汉指出,“我们过去总认为,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走出衰退,并通过税收削减与政府开支增长来增加就业,我坦白地告诉大家,已经不存在这种选择了,即使它确实存在过,也是通过将通货膨胀引入经济中起作用,而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平均失业水平就增长,且随着更高通货膨胀,产生的是更高的失业,这是过去20年的历史……实行需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是人们普遍承认的,需求管理的基础是对供给可创造它本身的需求这一主张的否定,而70 年代以来发生的情况又否定了相反的主张,即需求会自动创造它本身的供给”。[3]尽管卡拉汉工党政府迈向货币主义是出于不可抗拒的力量,[4]但效果明显。
随着1977年财政信心的恢复,政府第一次承诺实行货币控制目标,上半年汇率显示增长的迹象。当相对于其它国家利率较高,鼓励资金流入时,外部对英镑的信心恢复了。危机很快过去,国际收支很快恢复盈余,失业人数虽然在上升,但人们实际生活水平同样再次得到提高。但由于1978年政府的宏观政策趋于扩张,英镑供应量超过了预定计划,这对政府正在实行的收入政策造成了压力。因为不满政府的政策,1978年冬天,各地发生了一系列的罢工和暴力冲突,被称为“愤懑的冬天”。这也导致了工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的失败。
【参考文献】
[1]罗志如,厉以宁.20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m].人民出版社,1982.
[2]钱乘旦,等.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craft and woodward,the british economy since 1945.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
[4]肯尼思·哈里斯.撒切尔首相传[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