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论新媒体时代的奴役与隔绝问题
摘要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世人多持欢迎态度。新媒体看似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解放,但经过深入研究和冷静思考,实则新媒体带给人类的多是形式上的解放,而实质上人类一方面被新媒体奴役,另一方面又由于新媒体而产生了隔绝问题。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网络奴役 新媒体隔绝
  金源云,博士研究生,石家庄经济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李国强,石家庄经济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杨华,石家庄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
  作为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先知先觉者,麦克卢汉提出因新媒体的应用而使人类“从媒介的感知奴役中解放出来”的命题。[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手机的广泛应用,世人都在欢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欢庆从中享受到的无穷便利和乐趣。新媒体展现给世人的景象使人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解放真的来临了。
  然而事实未必如此。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四大特征。[2]新媒体的受众确实享受到了相当大的便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不过,这种解放多是形式上的,还停留在麦克卢汉所说的感知层面——视觉和听觉的层面,远未达到马克思所说的实质性的解放。不仅如此,人们在畅享新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它的奴隶,还有相当多的人由于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而处于被孤立甚至被隔绝的状态。
  一、新媒体奴役的中心问题——网络奴役
  1. 可自由支配时间碎片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于时间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3]新媒体时代,拥有更多更及时的信息的人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及时而详尽地占有信息是人们心理安全感建立的必要条件。因此,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对信息缺失的恐惧感,需要时时保持对各种信息的获取与更新,结果却极易受到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刺激性庞杂信息的干扰。进入网络世界后,人们不可控制地去浏览大量相关或无关的信息,最终发现自己已偏离最初目标,时间不仅在悄然流逝,且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当作为“人的生命的尺度”和“发展的空间”的时间不断被碎片化时,人本身发展的空间和尺度即已被压缩和破坏。
  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使原本已碎片化的时间更加支离破碎。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应用,使得网络互动随处可实现,于是各种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到用手机进行网络互动的人。互联网的高速回应和回报系统使得受众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受到“正强化”而不断重复和加强自己的行为。据统计,2012年中国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表微博2.13条,转发3.12条。大部分微博用户每天使用微博的时间为30~60分钟,5%的用户为微博控,在微博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全天挂在微博上。所以伴随着网络使用向移动终端转移,“原本碎片化的时间在移动端微博的用户指尖点击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4]而近年来手机微信等更迅速更经济的即时通信方式的极大发展,更加剧了这一过程。
  2. 思维被奴役
  (1)依附于互联网的菟丝。互联网就像一座容量巨大的信息库,拓宽了人们认知的宽度和广度,增强了大量获取信息和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的横向思维能力,但却导致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依附和自身深度思维能力的下降。传统媒体模式下信息收集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在互联网中可更加快捷和容易地实现。人类知识的获取从未如此简单,问题解决也摆脱了传统的困境,这是新技术为人类发展带来的福祉。
  令人担忧的是,借助互联网人们是否真正掌握了问题解决的方法。人们知识宽度的拓展和横向思维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互联网而存在的。马克思曾说:“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5]从这一角度而言,人们得之于互联网的认知拓展与能力提升,只有在脱离互联网后依然可以被自己驾驭才可说是自身的提升与发展;否则就像菟丝一样,自身发展完全取决于所依附的环境,离开依附体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2)思维惰化乃至无思。互联网导致人们深度思维能力降低。深度思维能力要以扎实的知识记忆为基础,以对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深度思考为前提。网络时代,传统上人们对知识记忆的需求被互联

网的信息提供与存储功能取代,人们摆脱了传统的知识记忆的负累,同时却形成了对网络知识存储与搜集的依赖,结果导致记忆力弱化。
  互联网还会导致人的专注力的丧失。尼古拉斯·卡尔就曾感慨:“我们在网页上的每一次点击都标志着我们专注思想的一次中断,都是注意力的一次彻底瓦解。”[6]互联网还进一步使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容碎片化。与此同时,人的自然能力中最本质、最人性化的部分——用于推理、领悟、记忆和情感的能力由于“智力工具”的增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或者麻痹,从而出现了思维惰化甚至无思现象。
  (3)网络催眠。上网之时,网民已进入一种被催眠的状态。面对海量信息,他们只有选择哪一种的权利,却不知不觉地放弃了拒绝的权利。被催眠的网民往往会按照网络的导引前行,并坚信这是自己的选择。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微博用户看到微博平台上的电子购物信息后会进入电子商务网站进一步了解和操作。”[7]
  网民信赖进而依赖网络,并在很大程度上被网络左右了自己的判断与决策。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在互联网功能的应用中,搜索引擎的使用排在第二位,用户达4.074亿,网民使用率79%。[8]网民搜索的信息往往直接影响了网民的判断与决策。据美国一家调查公司的调查:2006年约有45% 的互联网用户,也就是相当于6000万的美国人表示,互联网能够帮助他们作出重大决定,或处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问题。[9]
  二、新媒体的隔绝问题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解放应是全面的,能够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使一部分人与之隔绝,且就使用新媒体的受众而言,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跟上其脚步,真正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以下主要以中国的现状为中心来进行论述。 1. 享用机会存在鸿沟
  目前,以网络和手机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在中国发展非常迅猛,但尚有大量人群基本上不使用这些主流的新媒体。
  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10]虽然人数众多,但以中国总体人口13.4735亿来计算,仍有8亿左右的人口为非网民。
  据统计:截至2012年5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03005.2万户,首次突破10亿大关。[11]但中国的手机普及率仅为76.45%,尚不及全球80%的平均水平,尚有3.4亿人口没有使用手机。
  数量如此众多的人群不能真正享用新媒体的主流媒体,尚处于与新媒体基本隔绝的状态,根本谈不上解放的问题。
  2. 有效利用存在鸿沟
  新媒体的使用功能分为社交功能、思想表达和参政议政功能、商务应用功能、文化和娱乐功能四大板块。[12]在新媒体受众当中,对于这四大功能的使用也存在着鸿沟现象。无法真正参与到新媒体的发展当中,同样也是没有真正得到解放的重要表现。以下主要从目前最重要最热门的几个功能进行论述。
  (1)手机上网——西风压倒了东风。截至 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比例升至72.2%。但与总数10亿的规模相比,入网比例尚不足40%,也就是6亿以上的手机用户没有使用手机上网这项功能。手机上网功能是一项综合功能,涵盖了多种实际应用,众多手机用户这项功能的缺失,形成了对比鲜明的鸿沟。
  (2)微博——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2012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中,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达 88.81%,微博用户量约为3.27亿。[13]一方面是微博用户井喷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尚有2亿左右网民未拥有自己的微博。微博的重要功能是思想表达和参政议政,兼具一定的社交功能,不能拥有和使用微博,就无法真正进入主流社会。
  (3)即时通信——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即时通信功能是新媒体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功能之一,它承载了受众重要的需求——社交需求,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猛,超越搜索引擎、网络音乐和网络新闻而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但尚有1.23亿用户没有使用这一新兴功能。就目前最时髦的手机微信的使用来说,截至2013年1月,注册用户量已突破3亿,其发展势头可谓“凶猛”。不过,目前尚有7亿以上的人没有注册微信。
  麦克卢汉说:“如今我们发现,凭借新的电气媒介,我们已踏上了重新部落化的道路。”[15]他的本意指“信息流动加速度的后果之一是人们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全人类都以一种新的方式结成了单一的整体,大家已

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一个部落式的整体”。[16]“在信息加速的条件下,从旧技术的意义上说,人类正在重新部落化。所谓部落式生活是新技术意义上的生活,也就是倚重耳朵而非眼睛的生活”。[17]“重新部落化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情”。从这些角度来理解他的话,那就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重新部落化。
  不过是否全人类都属于新结成的同一个单一的整体,自应另当别论。一方面,新媒体的应用使一部分能迅速掌握并精于此道的人结成了志同道合的部落式的组织,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充分享受到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极大益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社会等原因的阻隔,不能使用或有效参与的人被孤立甚至是与世隔绝,形成了若干个封闭半封闭的部落,成为社会的非主流群体——信息弱势群体,不能真正享受新媒体带来的成果和便利。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技术大量应用,一方面会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新媒体主体使用人群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会强化原有的被孤立人群的孤立状态。同时,由于新的分化的发生,又会造成新的隔绝。这种新的部落化状态的不断发展,会强化社会人群的分野,也会导致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由于对新媒体接触上的不同态势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鸿沟,造成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价值观念异化、文化取向偏离和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同时更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对于和谐社会的营造也会形成不利影响。
  结 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其无比迅猛的态势席卷了全球,无数人为之如痴如狂,深陷其中;无数人为之惊骇,无所适从。尽管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多以肯定的方式表达了对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欢呼,但新媒体带给人类的只是形式上的而绝对不是真正的解放,从诸多方面来看,也带来许多消极后果,比如对人的奴役和隔绝现象。因此,须以辩证的态度来客观评价新媒体,以冷静的态度来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1] [15] [16] [17] [加]马歇尔. 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11,142,143.
  [2] [12] 百度百科. 新媒体[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39017.htm.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216.
  [4] [7] [13]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72166b19cc7931b765ce1572.html.2012-10-09.
  [5] [德]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0.
  [6] [美] 尼古拉斯. 卡尔.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m]. 刘纯毅,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0.
  [8] [10] 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9] 网络影响生活:半数美国人用互联网来决策[eb/ol].科技资讯网.http://www.cnetnews.com.cn,2006-04-20.
  [11]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3亿[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05/24/c_123182570.htm.2012-05-24.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化学课改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
    略论新课程标准下一堂具体课听课评语的书写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浅议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反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综合应用的实践与探…
    新兴媒体环境下网络执政能力的研究
    媒体人要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融合困境的突破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效性
    论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