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慢性肺心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上述常规护理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护理评价的满意度达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健词】 人性化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血栓性心肺疾病,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患者,多数血液呈血栓、高凝状态,易形成肺细小动脉血栓,预后较差,严重的可造成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本院对近期入住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2年2月入住本院的8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均符合第4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6,女14例;年龄34.6~71.4岁,平均(52.4±8.9)岁;病程4~11年,平均(6.6±3.2)年。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3.7~71.0岁,平均(51.0±9.6)岁;病程3~12年,平均(6.9±2.6)年。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高血压性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例;(2)血小板数量<80×109/l者;(3)近期应用抗纤溶及抗凝药物者;(4)有近期手术及出血者;(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吸氧、平喘、祛痰及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依据病情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剂。在常规治疗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休息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咳嗽、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皮肤护、口腔护理、褥疮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4-5]。具体措施包括:(1)人文关怀护理:对于害怕静脉输液不顺利,心理负担重的患者,主动安排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为其做治疗,减少其痛苦和内心压力;护士应认真做好每项护理操作,向患者介绍治疗目的、药物作用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取得他们的配合、理解;(2)温馨护理:包括微笑服务、礼貌服务、搀扶服务、超前服务等,保持室内安静及温度湿度适宜;(3)语言人性化:鼓励和激励的语言能够使患者的积极情绪得到充分调动;粗鲁、生硬的语言会让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甚至诱发医源性疾病。这就要求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面带微笑、语气宜温和、语调平稳,充分尊重患者;(4)对患者家属的人性化护理:部分患病家属心情也会存在急躁不安,在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时,及时、充分地和家属交流治疗情况,消除顾虑,使患者获得最大安慰,让家属给予患者治疗恢复中强大的支持后盾[6-7]。(5)出院指导:老年患者出院时要开展简单的康复指导,向患者解释说明促进肺心病康复的各种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咳痰方法,向患者说明出院后饮食应清淡、规律,严格遵从医师医嘱及其他注意事项,并交给其联系卡,注明科室联系电话及护士长紧急电话,定时回访,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及时详细解答患者提问的问题,指导其自我预防保健。
1.3 评价指标 依据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综合疗效判断标准判断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级,并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检验水准α设定为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见表1。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对护理评价的满意度为95.2%(40/42),对照组为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注重疾病治疗本身同时,满足患者的人格尊严及心理需求。目前,多数基层医院的临床护理岗位护士资源紧缺,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护理工作量也不断增加[8-9]。因此,人员短缺、任务繁重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护理工作质量与人性化护理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反差[10]。
性肺心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病程长,生活负担重,需住院治疗,心理压力大,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为改善患者预后创造了条件[6]。
在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护理评价的满意度达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77.5%(p<0.05)。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转变了本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使本院的社会形象也得到了改善。表明通过人性化护理,使慢性肺心病患者得到护士家庭式的照顾和关怀,患者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爱农,刘霞,任爱香.硝苯地平缓释片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4-15.
[2] nakagawa m,tanaka h,tsukuma h ,et a1.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ration of the preoperative smoke-free.period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pulmonary surgery[j].chest,2010,120(3):705-710.
[3]李留,任成山,王泽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和抗凝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7(4):280-282.
[4]林树乔.益气活血汤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9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9-10.
[5] cheng gui-xiang,zhu zheng-sheng.research of orem’s self-care model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cancer patients[j].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2011,1(20):22-23.
[6]康玉华,王彩萍,王菊玲.全程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房的实施与体会[j].老年病学杂志,2005,25(9):605-606.
[7] suemitsu r,yamaguchi m,takeo s,et al.favorable surgical results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over 80 years old:a multicenter survey[j].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8,14(3):154-160.
[8]武淑平,刘君,赵玉香.38例老年人人工气道意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23-825.
[9] zheng chang-hua,zhang mei-fen,liu ke,et al. experience of physical symptoms during chemotherapy and study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0,24(5):1352-1354.
[10]葛群英,张楠,胥翠红.老年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及护理特点[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