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正在不断的进步,结构的裂缝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给建筑物的外观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出现比较轻的漏水或者渗水,严重的会对建筑的结构等有影响,一般表现为降低了强度以及整体性、抗震性等方面,最严重的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坍塌等事故。笔者就是基于目前的这种现状,具体的分析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出现的各种类型的裂缝,然后针对裂缝研究了导致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这种状况以及原因讲解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
关键词: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a
1 缝隙的成因简述
1.1 建设工艺不合理
1.1.1 水分蒸发、水泥结石的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1.1.2 混凝土本身就是混合物质,它的品质的优劣的关键体现就是其分析其密实性等是不是合理。所以,其拌合以及输送和振捣等所有的工序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导致缝隙产生。
1.1.3 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没有在规定的时间中拆模等都会导致其出现缝隙。在建设的时候,其外层有杂物,其保证层非常窄或是非常宽,在浇筑的时候出现位移等都容易形成缝隙,建设管控不力等也容易引发问题。
1.1.4 养护活动,尤其是早些时候的养护品质和缝隙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当材料没有全部的硬化的时候,假如太早的就干了,就容易发生缝隙,一般是出现在外层中,裂缝小规则、宽度小,除此之外,在其水化等的时候,会释放出非常多的热,导致材料自身出现温差现象。当大于设定的数的时候,就会由于收缩不一样而出现问题。
1.1.5 不应该在非常严酷的气候中进行,以此来降低构造出现的缝隙现象。
1.2 由于地基出现形变现象
在构造中,导致缝隙的关键要素是不合理的下沉。缝隙的尺寸以及发展趋势等都是由变形来确定的,因为变形导致非常大的应力,导致缝隙常是贯穿模式的。
1.3 由于温度导致的问题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线膨胀系数一般为1×10℃。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项目里,此类缝隙经常容易出现。
1.4 由于构造受力导致的问题
结构受荷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例如早期受振、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而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承受了3o%-40%的设计荷载时,就可能出现裂缝,肉眼一般不易察觉,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是在设计荷载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在使用过程中,改变原来使用功能,如将办公室改为仓库、屋面加层、使用不当、增大荷载等均可能会引起裂缝。对那些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裂缝,以及不允许出现裂缝则应认为有害,需加以认真分析,慎重处理。
2 应对方法
2.1 配筋
钢筋的配置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尤其应重视以下几点: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钢筋的位置要正确,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钢筋间距过大,易引起钢筋之问的混凝土开裂。
2.2 模板工程
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问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合理掌握拆模时机,拆模时间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不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即不要错过最佳养护介入时机。
2.3 落实好浇筑活动
在浇筑的时候,要避免发生离析,要保证振捣匀称,而且做好早期的养护活动,适当的增加养护的用时,当温度比较高,而且湿度不是很高,风力大的前提下,更要尽快的开展养护活动,如果无法进行浇水养护活动,或说是无法确保其有足够的湿度的时候,最好是使用物质遮盖。
2.4 设计构造
建筑平面选型时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扭曲等附加
应力而造成墙体及楼板开裂;合理布置纵横墙,纵墙开洞应尽可能小;控制建筑物有长高比,长高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合理地调整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分布均匀,尽量防止受力过于集中;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除了前述的措施外,在基础设计中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和采用不同的垫层厚度等方法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层层设置圈粱、构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裂缝,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正确地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位置和缝宽的选定应合适,构造要合理,可以和其他结构缝合并设置。
2.5 施工技术
2.5.1 认真开展地基的检测等活动,当挖完基坑之后要尽快的告知相关机构进行验收工作,对于那些比较繁琐的项目,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应要求勘察补钻探,如果发现不良的地质问题的时候,要提前对其加固,当验收达标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建设工作。
2.5.2 在开挖的时候,不应该干扰到它最初的构造。
2.5.3 认真的设置建设次序。当相邻建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当建(构)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综上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应针对成因,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结构安全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 材料的初期养护活动
通过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其经常出现的缝隙,一般是各种形式的表层缝隙,它的关键成因是温度差导致较冷区域的温度突然的下降,此时也会出现缝隙。所以,做好保温活动意义非常关键。站在温应力的层次上来看,应该保证保温符合如下的规定。避免其温差,防止出现表层的缝隙;避免其温度太低,最好是通过多种措施来确保其建设时期的低温要超过运行期的气温。
其养护活动的关键意义是确保有合理的温湿性特征,以此来实现两个层次的特征。首先是确保材料不会受到不良的气温以及湿度等的影响,避免产生收缩等现象。其次,确保水化活动开展有序,以符合设计规定的性能。
合理的温度以及湿度之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的。保温方法有时也具有保湿的特征。
从一定的角度上来看,新浇的材料中含有的水分能够合乎水化热的规定,不过因为蒸发之类的要素经常会使得水分散失掉,进而影响到水化活动的进行,表层的材料就会比较的容易被干扰。所以,当完成浇筑之后的刚开始的几天是最佳的养护时间,在建设的时候要高度的关注。
结语
在实际的建设的时候,需要经常的观看,细致的分析,当察觉问题之后,要经常的分析,研究应对方法,将问题控制在未发生之前。
参考文献
[1]刘洪泉,王呈辉.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设计防治裂缝措施[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