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cmmb信号发射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研究了广电cmmb现有的监控模式,并分析广电管理层对远程管理系统建设的原则和要求,设计了此cmmb信号发射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设计了以工厂模式为基础的协议转换策略,通过分析和对比多种存储方式的时间效率,提出了sql查询优化算法及高速存储功能的智能分组高速算法。本系统实现了对网络中设置的每个监测点进行物理位置管理、监测信息收集、报警显示、事故路由分析,对所有监测点轮换查询,对远端监控机发送报警处理指令,且具有通信管理以及数据库管理的功能。
【关键词】cmmb 数据采集 远程控制 实时查询
一、概述cmmb远程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cmmb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是搭建一套服务于cmmb播出特点、符合总公司运维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平台,系统平台的软、硬件必须满足各项需要,安全、稳定、灵活并保证维护方便。
二、cmmb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模块详细设计
采集子系统在系统中担任着承上启下的功能,此子系统分为南北两个接口。南向接口实现对设备的参数采集功能,北向接口对系统功能的远程功能模块和调用数据库管理模块进行存储。
三、南向接口的协议设计
目前国内广播电视系统尚未制定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通信接口协议的统一规范 。这些都给南向接口的设计增加了很大难度。
出于以上原因,必须建立一个灵活性强的动态通信协议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协议多复杂都是有部分小模块组成的,所以如果将协议拆分成元组,分别处理,找到通用的处理方法再兼顾特殊的元组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的协议重组元组,即可完成动态处理。最后再进行封装待用。
下面是具体研究方法:
(一)归纳元组
通过分析各协议结构,可分为一下起始标志,结束标志,校验,命令字,数据体长度,命令标识,命令体内容,设备id,通信标号,各种不同意义的表示码等。
(二)定义元组处理方法
得到分组后,对每个元组进行模块化解析处理,写出每种元组的输入输出。
(三)将处理方法封装成动态链接库的形式,然后将定义好的元组和对应的动态链接库归类编码[18]。
(四)将已有的协议进行编码:
协议经过编码后,当需要对协议进行组包和解包时,就按照编码顺序,将每一个编码对应的动态链接库顺序执行即可得到结果。
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设备控制协议的编码和解包,可复用性高,维护简单,如遇到特殊解析过程也无须重新编译程序,直接编写好新的dll文件,放入统一的解析文件夹。当使用到某个动态链接库时,程序自动进行调用。
四、cmmb远程监控系统搭建和系统测试
上文已经解决了监控系统程序设计的难题,为了验证这个系统方案是否能满足监控系统运行平台的需求,本课题使用“先产品,后系统;先各分系统,后系统集成”的顺序进行验证。
(一)系统搭建
由于广电用于测试的接入点过少,所以采用了实际采集点加上模拟采集点并行测试的方式进行性能验收:连接全部的实际采集点和实际采集点一半数量的模拟采集点(某省现有测试接入点30个采集点,模拟器模拟15个采集点),查看系统运行情况。
(二)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数量、业务处理时间等进行测试。
采集存储功能作为测试系统性能的核心功能,同样是广电最关注的,此功能实现是依靠以工厂模式为基础的协议转换策略和sql查询优化算法及高速存储功能的智能分组算法的结合。
以下是cmmb远程监控系统显示不同设备参数的时间效率表,时间总和使用了公式:协议解析时间+数据库存储+页面显示,如表所示。
广电的采集系统性能要求为从采集到显示最长时延为1s,目前最耗时的为741ms,此功能符合广电的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数量、业务处理时间的系统性能要求。
(三)系统整体安全性测试
因为cmmb监控系统在内网中运行,运行环境相对比安全,因此不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安全性测试,只需要进行一般的安全检查即可。包括对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数据库的用户名及密码、系统补丁检查、安全软件检查等。
本文基于cmmb信号发射设备的一个监控系统的开发过程,通过分析,首先确定了这个系统所对应的需求,这也是系统的功能所在
。该系统能够采集信号发射设备的各种工作状态和相应的参数,这样就能对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在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的时候就能及时的报警并确定故障类型,这也是现代自动化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分析之后,本论文在经过需求分析之后,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的远程监控cmmb信号发射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目前本论文中所提到的系统的开发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和这个课题相关的维护工作还在继续。因此本文还有很多没有完善的工作,例如这个系统没有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以及提供更多更好的方式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下一步需要做对cmmb信号发射设备的状态预测功能,使得研究成果在cmmb网络信息化水平方面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