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混凝土界最前沿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但至今还没有人找到可靠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文章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裂缝原因;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1 混凝土常见裂缝原因分析
1.1混凝土的收缩
收缩是混凝土的一个主要特性,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收缩而产生的微观裂缝一旦发展,则有可能引起结构物的开裂、变形甚至破坏。产生收缩裂缝的原因,一般认为在施工阶段因水泥水化热及外部气温的作用引起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多为规则的条状,很少交叉。常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往往与受力钢筋平行。收缩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梁、板、柱等小块体构件,预应力构件极少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危害较大,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影响更大。如不加以防止,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1.2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这几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有关试验资料显示:用水量不变时,水泥用量每增加10%,混凝土收缩增加5%;水泥用量不变时,用水量每增加10%,混凝土强度降低2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10%。合肥市近两年发现不少商品混凝土浇捣的楼板出现裂缝,原因有如下方面: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
(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1.3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高空浇注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
(3)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对水化 计算 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5)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6)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或拆模过早。
(7)现场预应力张拉不当(超张、偏心),引起混凝土张拉裂缝。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较大的收缩,产生龟裂裂缝或疏松裂缝,致使混凝土微观裂缝迅速扩展,形成宏观裂缝。
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养护条件对裂缝的出现有着关键的影响。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硬化正常,不会开裂,但只适用于试块或是工厂的预制件生产,现场施工中不可能拥有这种条件。但是必须注意到,现场混凝土养护越接近标准条件,混凝土开裂可能性就越小。
1.4使用原因
(1)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
(2)使用荷载超负。
(3)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等,引起裂缝。
(4)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
(5)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
2.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2.1 施工设计:在设计上要注意到那些容易开裂的部位,如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应考虑到由于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引起的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在构件截面允许、配筋率不变而且浇筑方便的条件下,钢筋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则对预防开裂越有利。
2.2施工方案:良好的施工方案与预防、控制裂缝有很大的关系。施工方案主要应确定一定浇筑等。一次浇筑长度由垂直施工缝分割,最好是设置在变截面处或承受拉、剪、弯应力较小的部位。除控制
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应加以注意,一般来说,因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混凝土的受压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如果必须在夏季施工,则应采取材料降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2.3 施工质量:首先混凝土要有合适的配合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施工要求,还要从防止产生裂缝的需要出发。适当地选择好水灰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其次钢筋的成型和模板安装位置要准确、牢固,以免施工中变形。钢筋上的污物和氧化铁皮要清除,以免影响粘结力。第三是浇筑、振捣操作合理,特别是振捣操作技术,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过分地振捣对混凝土均匀性有害,振捣不足也不能保证混凝土应有的密实度,要恰到好处。
2.4养护:混凝土的自然养护就是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正常增长强度。混凝土自然养护的方法及要点如下: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对干硬性混凝土则应在浇筑后l~2h内覆盖并适时浇水,具体而言,初凝后可以覆盖,终凝后开始浇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上人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②覆盖物可用麻袋片等,浇水次数以使混凝土保持湿润为准,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以蓄水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③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有抗渗性要求、或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采用矾土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3d。
④有条件时可以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敞露的表面应全部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⑤在缺水地区或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覆盖塑料布时,可涂刷薄膜养生液,以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以此进行养护。薄膜养生液是一类可成膜的溶液,涂刷在混凝土表面上,溶剂挥发后凝结成一层膜,隔断混凝土内水分的蒸发路径,达到养护目的。
⑥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参考文献
[1]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02(5).
[2]黄国兴,陈改新.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技术及应用[j].1999(3).
[3]《最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实施手册[m].光明日报出版社.
[4]混凝土研究协会.《混凝土裂缝检测控制与修补新技术应用手册[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