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1-02
【摘要】目的 探讨压疮湿性愈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实施压疮常规护理配合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护理方法; 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治疗压疮患者舒适度增加,总体费用低,减轻疼痛,伤口愈合好,简便临床操作; 结论 压疮常规护理配合湿性愈合疗法,可提高压疮愈合的有效率及愈合率。
【关键词】 压疮 湿性愈合 体会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于骨隆突处[1]。其分期:ⅳ期压疮指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2]。
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有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加强全身营养及有效翻身;传统外科换药。湿性愈合疗法是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3]。
我院采用湿性愈合疗法是使用藻酸盐伤口敷料、聚酯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湿性敷料维持伤口湿润环境;帮助自体清创;提高伤口愈合能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又能防水、防菌、透气。适用于渗出性伤口;表面伤口;保护愈合伤口、预防二次损伤及预防摩擦力和剪切力的皮肤损伤;以及其他皮肤损伤。我院采取压疮常规护理措施配合湿性愈合治疗手段,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汇总如下:
1 护理资料
1.1 压疮评估
1.1.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1.1.2 评估患者营养及皮肤状况,有无大小便失禁。
1.1.3 辨别压疮分期,观察压疮的部位、大小、创面组织形态、潜行、窦道、渗出液等。
1.1.4 了解患者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2]。
1.2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使用50x20x20cm高密度海绵侧身垫定期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加重或出现新的压疮。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加创面愈合能力。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配合湿性愈合疗法:ⅰ-ⅱ期压疮使用水胶体敷料,促进表皮再生、加速伤口愈合的水胶体和透明薄膜构成。ⅲ-iv期压疮使用藻酸盐伤口敷料,充分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状物质,保护伤口湿性愈合环境。对于渗出液多的伤口配合使用聚酯泡沫敷料,湿度控制层协助大量渗液的快速扩散;高性能吸收层持续吸收渗液;柔软吸收性泡沫层快速吸收伤口渗液,降低皮肤浸渍分险。压疮合并窦道使用藻酸盐条状敷料填塞,充分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状物质,保持伤口的湿性愈合环境。敷料更换频率根据伤口情况而定,水胶体敷料吸收分泌物后,颜色从淡黄色变成白色,敷料完全变白色,则需要立即更换,最长使用不超过7天。藻酸盐伤口敷料和聚酯泡沫敷料如果渗出物到达敷料边缘部位情况,没必要更换新敷料,如果敷料发生渗漏、离开皮肤或者伤口渗液出现在粘性边缘下,应及时更换。使用时间3-7天。
1.3 观察指标
根据压疮的面积、气味、渗出物、肉芽生长情况,选择不同的湿性敷料及换药频率。
2 结果
2.1 湿性敷料柔软弹性好,厚薄适中,不易移位,粘贴舒适安全,与传统敷料相比患者舒适度明显增加,利于身心调理,间接促进压疮的愈合。
2.2 湿性敷料与传统纱布敷料相比吸附力更强,有效减少皮肤浸渍,透明敷料透明可视,无需揭开敷料,即可全面观察伤口,降低换药频率,节约成本,患者产生总体费用低,符合成本效益原则[4]
2.3 传统纱布敷料换药时易使创面新生组织与纱布粘连,造成换药时疼痛和对修复创面的再损伤。而湿性敷料能减少敷料与创面的粘连,减轻换药疼痛,因此患者心情轻松,间接促进压疮的愈合[4]。
2.4 简便护士临床操作,湿性敷料使用方便,即用即开,减少传统纱布敷料包装灭菌时间,优化护理时间。
3 典型病例
患者秦某,男,42岁,因"外伤致意识障碍1小时"于2012年01月20日09:00急诊入院。诊断:1.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2.右肺挫伤;3.右胸肋骨骨折伴胸腔积液;4、低蛋白血症。因患者胸廓畸形伴有肺挫伤无法进行有效翻身,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20分,于2012年2月2日压疮发生于双侧胸背部,2012年3月2日待病情稳定后可予以半卧位及左右侧卧位休息时,双侧胸背部压疮已发展至iv期,面积大小6*4cm ,创面覆盖坏死组织,见少量黑色干痂,清创黑痂后
见骨质暴露,伴大量恶臭味液体渗出,渗液呈黄色脓性,左侧可见窦道深约5*4cm。压疮常规护理患者,加强营养,配合湿性愈合疗法,清创治疗后窦道予以藻酸盐条状填塞窦道,藻酸盐伤口敷料覆盖创面后加无边型聚酯泡沫敷料。清创换药后2周见黄色坏死组织明显水肿,少量肉芽组织生长。坚持每3天换药一次,可见大量恶臭味液体渗出,渗液呈黄色脓性,换药时清创,去除大部分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双氧水清洗深部窦道。换药4周后见伤口呈红色,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触之出血,窦道深约2*2cm,渗液减少。换药后8周后窦道闭合,创面面积2*2cm,未闻及恶臭味,肉芽组织基本填平,触之出血,使用藻酸盐伤口敷料覆盖创面后外加水胶体敷料粘贴,促进表皮生长。换药12周后创面愈合。
4 结论
在做好压疮常规护理基础上,遵循湿性愈合理论,采用湿性敷料治疗压疮,疗效肯定,患者总体费用低,减轻疼痛,使用方便,是治疗压疮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5]。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卫生部等.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 金献萍、蓝春晗.压疮湿性愈合疗法护理研究进展[eb/ol].:医学信息.2009-9
[4] 刘彩梅.压疮的湿性愈合疗法与成本效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19-20
[5] 张梅.湿性愈合理论在ⅱ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eb/ol].:临床护理杂志,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