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2-01
【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80 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结果 显效 45 例,有效 35 例,有效率为100%。结论 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减少,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 护理干预 体会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心血管病的一种,在临床上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心绞痛发作情况不稳定,如果保持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如果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较差,很容易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现对我院 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男 42 例,女38 例,年龄 45 岁 ~72 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心脏疼痛,呈抽搐状,患者具有冷汗、发慌等情况。通过临床检查,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32 例、变异性心绞痛 24 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14 例、自发性心绞痛 10 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肝肾功能缺损症状。
1.2 治疗方法 阿司匹林每日 1 次,每次 0.1 g,倍他乐克每日 2 次,每次 12.5~25 mg;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0.3~0.6 mg 舌下含服,变异型心绞痛含服硝苯地平 10~20 mg 或硝酸甘油 10 mg加入 10%葡萄糖 250 ml静脉点滴,10 滴 /min。
药物治疗 3 周为 1 个疗程。
1.3 护理干预 给予常规监护、心理、药物和营养支持护理,常规护理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对患者的心率情况等进行记录。
为患者提供环境良好的病房,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各方面情况较为稳定,同时在护理人员的陪护下,患者进行正常的活动、锻炼等,确保患者每天一定量的运动时间。在患者转入病房之后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对患者的病症、自身情况进行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当患者出现不适时及时进行处理治疗,每天按时给予药物服用,静脉滴注时速度保持在30 滴 /min 左右即可。
加强巡视次数和时间,在与患者谈话过程中了解患者不同心理状态,针对消极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开导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高纤维、高蛋白质及低盐食物为主,同时对含糖量高、脂肪高的食物控制使用量,以多餐少量的方式进行进食,保持大便通畅,严禁吸烟、喝酒,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度。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包括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坚持每日活动,并为患者准备常用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等,指导其坚持规范用药。
1.4 临床观察 观察患者的疗效,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根据心绞痛症状发作情况进行效果评定,其中症状消失、没有出现复发为显效;症状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没有明显改变为无效。
2 结果
在半年后对患者进行了回访,其中显效 45 例,有效 35 例,有效率为 100%。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患者情况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临床并发症或是严重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患者后出院后,保持每天的活动锻炼,坚持服用药物,情况逐渐好转,检查过程中 50 例患者转变为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理想。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无序且强烈,在发病过程中一旦延误治疗或是严重发病时,极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心肌血管或中间部位存在功能性障碍,可以随时使血液阻塞,出现心脏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
在临床治疗当中,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尤为关键,同时在对患者从心理、行为、药物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本组80 例患者护理干预情况较好,患者的各方面控制情况都较为优异,坚持使用药物治疗,患者每天保持锻炼,半年内无发作病例,显效 45 例,有效 35 例,效果非常理想。患者药物使用安全性高,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从临床角度而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参考文献
[1] 牟亚男.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 , 2009,(34) .
[2] 沈卫峰.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j]. 新医学 , 2009,(02) .
[3] 沈新平,张敬明.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j]. 陕西医学杂志 , 2009,(10) .
[4] 奚广杰.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