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博弈结构重建及其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作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就业,不再是一种强烈性的动机,进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弱化学习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对就业根本特征认识上的错误而产生的,且有其自身的博弈结构。通过博弈结构的重建,无论是出于纯粹求知,还是受就业因素驱动,使大学生放弃弱化学习,走上正常轨道,在理论上具有必然性,在现实中具有较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观;弱化学习;博弈结构;行动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2012104
  学习尤其是大学时代的学习,不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且作为学习的产物——因学习而塑造出具有一定知识才能的社会公民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动机在认知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基于学习动机之上的激励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正确的激励机制会激发、促使认知主体学习的发生,并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某些情况下,建立一种学习的激励机制或者正确显现潜在的激励机制,并且使认知主体认识到该机制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尽管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本文从人的最基本需求——生存需求出发,假定学习中的认知主体是理性、自利的,从博弈的视角对认知主体的学习动机激励进行审视,构建促使认知主体主动学习的有效博弈结构。
  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励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认知主体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它支配认知主体的学习行为,能够说明认知主体学习愿望、努力程度。可以认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1]115-118。
  学习动机本身存在一个激励,即完成学习的一种预期结果。它可分为可量化的、不可量化的,前者表现为如某种收益的东西,后者表现为如精神上的满足、主观上的某种效用;前者意指一种能够现实化的实现,后者指认知主体的预期可能怎么样,而不是会怎么样。
  这种激励与学习结果似乎有某种相似性,但二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学习结果是认知主体学习结束后和认知主体相关的一种状态,而学习动机本身的激励是认知主体的一种预期或期望。前者未必能够激发认知主体的努力,而且它本身是中性的,后者不但能激发其努力,且具有积极性的本性。
  如果某种激励存在,对其形成的认知与认知主体的学习也存在着某种关系。消极或错误的认识,必然降低认知主体的学习积极性或努力程度,相反,积极或正确的认识则会与学习动机一起激发或加强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二、大学生错误学习动机激励的基本博弈结构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2],尽管纯粹的求知更有利于对世界的探索与知识的建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探索与社会需要等结合起来似乎更能够促进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化或知识社会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抱有纯粹求知动机的大学生在中国越来越少,即使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中,他们所思考的是因纯粹求知习得的知识如何满足社会的需要,或者在社会中寻求适当的位置以利于促进纯粹知识的建构。可以看出,一定的动机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当着重要角色,而就业似乎是其中一个权重较大、比较明显的动机。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3][4]108-110,对就业起了部分消极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增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凸显。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种伴随而来的就业问题当中弱化了,出现了部分学生在应当求知的重要时期厌学、弃学直至混日子的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大学生对就业这一重要学习动机实现可能性的认识,即如果我认真学习,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如果我弱化学习,也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或者我认真学习,或者我弱化学习,无论怎样,无法实现就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又使这种可能性大为提高,而认真学习又需要更大的投入,所以,理性的选择应当是弱化学习,勉强毕业就行。从博弈

视角看,这种认识似乎具有某种程度的正确性,它确实反映了当下某些大学生学习的根本动机。
  博弈论把行动中的人假定为理性人,无论在与他人的互动博弈中,还是作为特例的单人博弈中,他们在策略行动中实现或追求效用最大化。假定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物质投入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假设通过综合评判,其值为α;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结果,存在一个预期的收益或回报,假定这种收益是持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生的,且换算为当下的值为β,β>α,那么对于单人博弈来讲,考虑能就业和不能就业,有如下博弈结构(图1):
  可以看出,能够就业是影响学习努力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图1只能间接体现出对学习的影响,还不能直接导出就业对学习与否或学习努力程度影响的确切结论。假定弱化学习是对厌学、弃学、放松学习、混日子现象的一种刻画,至于具体弱化到何种程度,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量化,而下面所谓的学习,意指认知者尽量以自己最大的努力程度(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投入)进行学习这项活动。再假定弱化学习情况下的投入为γ,α>γ,那么基于图1,博弈结构细化后的图示如下(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就业,那么,学习的收益为-α,弱化学习的收益为-γ,由于α>γ,弱化学习是占优的;如果能够就业,那么学习的收益为β-α,弱化学习的收益为β-γ,由于α>γ,因此弱化学习是占优的。
  图2引入自然作为博弈参与人的原因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完全受外界的影响。在这一博弈模型下,均衡是唯一的,即无论学业状况如何,弱化学习是一种必然。   从知识系统建构的角度出发,为方便起见,假定博弈局中人有两个,两个人的学习都会对知识系统的建构做出贡献,且有一定的收益,假定值为ζ;两个人的弱化学习使知识系统无法建构,因每个人即使弱化学习都有一定的成本投入,则收益均为负值,假定为-τ;而如果一人学习,另一人弱化学习,知识系统不完全建构,总收益相对减少,学习者因成本投入高于弱化学习者,故其收益小于后者,分别为η、?。其中?>ζ>η,博弈结构如下(图3):
  对于每个人来讲,如果对方学习,我学习的收益为ζ,弱化学习的收益为?;如果对方弱化学习,我学习的收益为η,弱化学习的收益为-τ。因此,博弈会在(弱化学习,学习)和(学习,弱化学习)两个均衡处实现。
  这一博弈结构总体上能够说明,当下我国大学生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处于弱化学习的状态,但能够说明一部分学生是处于这种状态的。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结构中,知识系统的建构是成功的,假定它的建构具有风险性,那么,每一参与人都会这样想,在建构中,学习者要付出风险,而建构的知识大家分享。如果是这样,会导致他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不实施弱化学习策略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如果抛却纯粹的求知及其它动机,大学生完全从收益的角度出发进行理性考量,其结果必然是弱化学习。即使这种必然性过于绝对,那么大部分学生适用于该模型,且这个结论在接受上问题不大。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只是相当一部分而不是大部分学生处于这种状态,这是理论与现实情况存在的差距,或者说明该结论的得出值得商榷,需要从其它方面进行分析。
  三、学习动机的博弈结构重建及其分析
  从前一部分的博弈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分析的结果却是弱化学习,这是一个必然结果,或者是一个明显的占优策略,即使不具有必然性,可能性在现实中也是非常大的。
  尽管上述结论的得出在理论上没有什么争议,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纵然就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但就业市场是存在的,即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数目不为0,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人才在市场上找到合适工作,能够实现就业。因此,考虑到就业市场上存在一种自动的用人机制,即用人单位聘用能够给本单位事业收益的人才,以及竞争激烈程度的存在,假定作为理性的行动主体,用人单位考虑到发展需要,一般倾向于聘用求职者中的优秀者,遵循的原则是宁缺毋滥。
  因此,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实际上是与用人单位进行博弈的一种预期。假定人才市场中的人才分为两类:优秀人才、一般人才,并且优秀人才能够

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而一般人才不能够满足其招聘条件。进一步来讲,只要合适,优秀人才能够实现就业,而一般人才不会。再假定用人单位聘用优秀人才时,作为人才的学生的收益为a,用人单位的收益为b;而聘用一般人才时,学生的收益为a,用人单位的收益为-c;而假如不论学生是优秀人才还是一般人才,用人单位不聘用时,双方的收益均为0。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结构如下(图4):
  从该博弈结构来看,学生的占优策略是,表现一般即可,因为用人单位聘用与不聘用,才能一般与才能优秀的收益是相同的,考虑成本问题,具有一般才能是占优的。但其希望实现的均衡是“一般,聘用”。然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其希望实现的均衡是“优秀,聘用”、“一般,不聘用”。对于一些用人单位来讲,会预期到大学生的这一博弈策略,这样,博弈的结果是,一般的学生必然不会被聘用。
  学生试图表现一般的打算却导致了不被聘用的后果,所以,具有优秀才能是学生的最终选择。
  那么,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如何具备优秀才能呢?毫无疑问,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优秀是相对而言的,必定存在一个比较的对象,那么,达至优秀的过程必然是与另一个或一些参与人博弈的过程,为简便起见,我们假定只存在两个参与人,根据努力程度,二人博弈如下(图5):
  对于学生甲来讲,如果学生乙学习,我应当学习,因为学习的收益是能够成为优秀者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与之竞争,而弱化学习的收益是成为一般人,这会在就业竞争中直接失利;另一方面,如果学生乙弱化学习,我也应当学习,因为学习的结果是我能够成为优秀者在就业竞争中直接成为赢家,而弱化学习会成为一般人在竞聘中被刷掉。因此,无论学生乙学习还是弱化学习,我的占优策略是学习。
  学生乙与学生甲具有同样的博弈结构,且是对称的,其分析结果是,学生乙的占优策略是学习。因此,该博弈必然会在“学习,学习”处实现均衡。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国家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之一,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必要部分。受多种因素影响,就业难问题导致激励学习的学习动机弱化,进而学习努力程度不足,在当前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学习努力程度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对就业问题没有形成根本性的认识。许多学生尽管是出于自利的考虑,望就业难而兴叹,但没有认清楚就业的本质特征,其行为必然是弱化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博弈架构下,基于对就业问题的根本性认识,我们构建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从博弈中分析出具有优秀才能是实现就业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而优秀才能的具备是通过努力学习而不是弱化学习实现的。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动机要素,就业本质特征是需要被学生及相关人员正确认识的,通过本文博弈的构建与分析,大学生能够形成对就业的正确认识,进而形成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转,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然而,大学生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人可能因不同的学习动机而从事学习这样一种认知活动。我们把就业作为一个主要的动机进行分析,尽管结论具有某种确定性和必然性,但因抛却了其它影响因素,特别是求知这一最具魅力的因素,还是显得有些偏颇。不过,从当前实际情况来讲,我们建构的博弈结构及其分析总体上能够很好说明大学生因学习动机发生变化进而学习观受到影响甚至改变而出现的学习问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学习动机具有本质性的认识,准确地分析对学习观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是端正学习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庆章,刘维超,宦若虹,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要素和操作方法研究[j].教育探索,2010(10):115-118.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
  [3]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z1):82-86.
  [4]沈国琪,陈万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社会关联性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108-110.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浅析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
    如何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队伍
    英语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主要途径的探索
    浅谈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具备正确、迅速的运算求解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