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学术期刊要重视科技成果的传播,传播方式有建科技新闻发布系统,向大众传媒提供科技新闻;建网站,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刊后文摘,供文摘期刊选用;写“要文导读”或“观点举要”、撰编者语、栏目主持人语。
关键词:科技 学术期刊 成果 传播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信息的传播。目前传播媒介有两种: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科技成果主要是靠印刷媒介,期刊编辑将科技人员在科学实验或在生产实践中的研究成果经过编辑程序发表在期刊上,通过刊物的印制、发行,达到传播的目的。目前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科技成果的方式与大众传媒相比只是“小众”传播,传播范围较窄,读者较少。因为期刊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比较专业,关注的一般只是同行。期刊虽然进入了大众传播领域,但是期刊所载的科技成果没有引起社会更多人的注意,没有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带来多大影响,传播受到局限。因此,笔者认为,科技学术期刊要重视科技成果的传播,使大众了解科技,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学术期刊加大科技成果的传播力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建科技新闻发布系统,向大众传媒提供科技新闻
新闻发布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与外界建立有效、畅通、权威、快捷的新闻传播和信息沟通的重要工作。[1]目前,国务院及各部委、省(地)市政府,有影响的社会组织相继建立了新闻发布制度。“2007年1月,中国科协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科技新闻发布制度,每月向大众传媒发布一次科技学术期刊最新科研成果。” [2]国内各出版集团及科技学术期刊社应建立一套本地科技新闻发布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向大众传媒推荐期刊上具有前沿性、创新性、能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发布设施要配套,由专业人员操作,定稿后及时与大众传媒科技专版、专栏记者联系,或记者写稿,或期刊编辑部撰写新闻稿。借助大众传媒传播科技成果,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如美国科学促进会是一个非盈利的科学传播机构,出版了著名的《科学》杂志,并运营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科技新闻发布系统eurekaalert,这个系统可以为500家科技期刊提供服务,发布相关新闻。英国《自然》杂志自1869年成立以后,就把沟通大众传媒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宗旨和使命,因为这关系到把更多的重要科学成果让更多的人理解,得到大众的认可,并用于日常生活。为达到这一目的,自然杂志出版集团开发了各种方式来沟通大众传播,包括每期内容导读、每周发布新闻稿。目前,《自然》杂志的新闻发布网站在全世界共有4 000多名免费注册记者,其中包括50名中国记者,他们可以定时获得《自然》系列刊物的新闻稿。世界闻名的爱思唯尔出版公司旗下著名的《细胞》和《柳叶刀》杂志也都有自己的新闻稿发布系统。[3]
科技期刊为什么要向大众传媒宣传科技成果?原因有三:
其一,向大众传媒宣传科技成果是期刊工作的组成部分。重大科研成果的告知,不仅能极大地鼓舞国人,增强民族自信心,也是科技期刊必须承担的科普义务。科学要大众化,就要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科技成果,目前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没有真正互动起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传播。
其二,科学研究的大部分经费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有权知道科学研究所花的费用和取得的成果。[4]
其三,科技成果只有被社会认可,被人们利用,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
期刊编辑部要对已刊发的文稿进行认真筛选,特别要注意那些“首次”发明、发现的成果,推广应用价值较大的,对社会服务功能和指导功能较强的,研究自然界的奇异现象、不解之谜、新奇发现的,研究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危害的,都是有价值的科技新闻。2011年我国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中提到的如《中药促进骨折愈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西部医学》)、《川西高原地区多种贝母的植物资源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珍贵树种观光木研究现状及展望》(《南方农业学报》)、《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西北林业学院学报》)、《当代单位大门设计的美学倾向》(《华东交通大学学报》)、《夹缬艺术品在室内的再创作研究》(《陕西科技大学学报》)、《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及其太阳集热器的研究与应用》(《
南师范大学学报》)等科技成果都具有传播价值,可制作成新闻稿。
二、建网站,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
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它是基于互联网进行新闻传播和进行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站点。目前,在国际范围内不论是印刷传媒报纸、期刊,还是电子传媒广播、电视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更大的范围内争取读者和市场。[5]科技期刊是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应该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发利用。科技期刊上网,将改变以往传播范围的局限性,不再只是面向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的一些同行、专家、学者,而是面向全球的读者。随之而来,科技论文的引证率较以前会有所提高。发行快捷、方便。所以科技期刊上网能加快科技知识的传播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6]科技学术期刊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这一看似平凡的工作,既宣传了自己的刊物,又能很好地传播科技信息。
三、刊后文摘,供文摘期刊选用
文摘具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功效,它摘录文献之精粹,能较快通报最新成果,使读者阅后很快了解原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原文。科技文摘集报道、搜集、贮存和检索功能于一体,语言准确,行文短小精悍,报道迅速,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7]科技学术期刊应将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制作成二次文摘,提供给各专业文摘期刊网选用,如《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医学文摘》《地质学文摘》等。《化学通报》2011年第10期“网络版论文摘要”栏目,就是文摘型用稿。
编辑将学术论文制作成二次文献,需要注意的是:文摘按其本质来说,应该是精练而容量大,在优化控制状态下,传递的信息量同文献信息量在整体上趋于等价。由于文献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它可以避免文献的“无形损耗”,充分发挥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可分享性功能,因而其价值量也可在实际应用中同文献价值量趋于等价。这就需要对文摘在质和量上进行科学的、优化的控制并实现规范化,这就涉及文摘内在结构和文摘编辑的专门素养和知识结构。[8]社会上各种文摘杂志所用文摘字数要求不同,一些著名的文摘杂志把篇幅规定在200词以内,如美国的《化学文摘》《医学文摘》。制作文摘稿还要注意文摘版权问题,作者对自己的著作享有保护权,因此,编辑在文摘中不得对著作的内容、表现手法、风格及特色进行改换,不得随心所欲压缩与渗入摘编者的主观倾向来制作文摘。
四、写“要文导读”或“观点举要”
有的学术期刊在目录页前编有“要文导读”或“观点举要”,其目的是推荐、介绍本期刊物有重要价值的文章,达到更好的传播科技成果的目的。“要文导读”的“要”意指“重要”,推举重要文章引导读者阅读。如《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每期都撰有“本期要文导读”。2006年第5期编有4篇导读文章,其中《坐式排球运动员的选材特殊性分析》一文的导读是:“坐式排球是残疾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了使我国坐式排球队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有上佳表现,加强二线队伍的建设,加大运动员的选才力度是当务之急。国家坐式排球队全体教练员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得出,坐式排球运动选材特殊性是放宽运动员的年龄界限;要求运动员要有较长的上体和上肢;运动员残障程度以小腿截肢和两下肢不等长为主。在挑选攻手时,把残障腿与扣球手成反向的运动员进行培养;二传手必须挑选残障腿是右腿残障的运动员。这一研究为我国国家队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同时对全国各省市代表队的基础训练有较强的指导性。本文是一篇实用性和操作性并存的有价值的论文。”导读点出了文章的重要价值。《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每期编有“卷首语”(要文导读),编者将本期重要栏目的重要文章作简要评介,如2004年第2期“冶金史研究”栏目推荐了《冶金史研究方法的探索》《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箕裘”新解》三篇文章。导读说:“冶金史是人类文明、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主打栏目就是由北京科技大学何俊院士和孙淑云教授主持的冶金史研究。”“《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一文全面阐述了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探讨辽西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提供了新的冶金技术方面的证据。”“观点举要”的“要”指文章的主要观点,择其要点,供读者阅读。
> 五、撰编者语、栏目主持人语
有的期刊在栏目文章前配有“编者语”或“栏目主持人语”,其目的主要是评介本栏目中的文章,或介绍文章的背景,或介绍文章主要内容,或提示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引起读者注意,这也是传播科技成果的好方法。如《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开办的“复杂性科学”栏目,栏目专家组对每期专题文章发表评述,置于正文首页,效果很好。如2011年第4期刊发《寻找复杂网络社团的稠密集算法》一文,专家吴尽昭评述为:“许多复杂系统可以用复杂网络模型刻画,而社团结构是复杂网络的重要特征。寻找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是复杂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寻找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与已有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既没有使用全局模也没有使用局部模的概念,而是通过构造一系列的子网络进行合并,最终得到网络的社团结构。该方法复杂度较低,可以应用到较为复杂的真实网络中去;同时,一些数据挖掘中的其他聚类问题,通过构造出相应的复杂网络,可通过该方法加以解决,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复杂性科学虽然还处于萌芽和形成阶段,但是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已被有些科学家誉为“21世纪的科学”。[9]《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开办的“复杂性科学”研究栏目,深入科学新领域,不断推出新成果,积极传播科技信息,这是科技学术期刊办刊宗旨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科技迅猛发展,新发现、新科技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建设和发展有紧密联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传播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先率、落地率”,这给传播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学术期刊要与大众传媒互动,更好地传播科技成果,使科技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 邱沛篁,赵英.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 游苏宁,石朝云.应重视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20(6):471-474.
[3] 晋雅芬.看“小众”期刊如何牵手大众传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11-21(7).
[4] 木鱼.科技成果该怎样发布[n].人民日报:科技周刊,2009-02-16.
[5] 方毅华,郝丽丽.编辑学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6] 曹东,黄鹰.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走上因特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3):127-129.
[7] 张得友,封纯珠.现代编辑应用文体[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 方玲,王国荣.文摘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9] 董欣荣.复杂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和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4):81-8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