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逻辑与历史维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 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真理性,即理论的逻辑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实践相统一的现实性结果。
  关键词:逻辑;历史;现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4-0037-06
  逻辑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外在形式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学说”。[1]规律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和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对规律的认识,也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必然性,是指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过程中,那些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内在地要求向现实性转化。现实性是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只有符合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而合乎必然性的东西,也终将成为现实。“现实性在它的开展中表明它自己是必然性”。[2]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通过历史实践来完成的。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逻辑必然性与历史实践相统一的现实性结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必然性
  (一)以生产力理论为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并最终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形态的优越性集中表现为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4]
  以生产力为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由于片面强调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邓小平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5]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会丧失根本的经济源泉。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必然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应时刻把自己和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强调:“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7]我们党在以往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人民的拥护,具有深厚的执政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必须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

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二)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逻辑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根本上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人类社会将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学说,把未来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8]而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8](304)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阶段,并对二者的区别作了说明。“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 [4](382)列宁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
  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逻辑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判断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首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5](25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无法逾越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进一步从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阶段;是科技教育文化由落后逐步转变为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将来条件具备的时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逻辑旨归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但马克思明确反对将其理论作为描述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因为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8](342)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9]列宁在回忆俄国革命时指出,每个民族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4](398)这是因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4](357-3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逻辑必然性。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5](2-3)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要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世界各国情况千差万别,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7](7)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理论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逻辑必然性,并自觉地将这种逻辑必然性转化为历史实践,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实践
  (一)解除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市场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忽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邓小平同志敏锐捕捉到了市场给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提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不能简单地将二者与社会性质联系起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5](373)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起来,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禁锢,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
  拓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高控制力。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公有制经济等同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这种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仅制约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阻碍。江泽民同志指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10]在实践中,通过实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在农村中引导农民发展股份制经济等政策,进一步理顺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科技含量低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达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二)改革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努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其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发展包括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是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加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11]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共享劳动成果,都不可能是同时的、同步的。当前我国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差距,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等客观因素,都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在分配的问题上,既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又要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坚持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

劳动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劳动成果的目标。 (三)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划
  确定“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早在上世纪,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他提出到20世纪末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前后两个十年的“两步走”战略部署。邓小平说:“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5](224)在实践中,我国已于上个世纪末初步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三步走”战略构想为指导,我国在20世纪末已经初步建成小康社会。江泽民同志指出,现阶段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社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他进一步指出,对我国来说,21世纪的前二十年,是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6](5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现实性结果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出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初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开启,是现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一)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出现
  改革开放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逻辑要求。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意味着这项任务的完结。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中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而充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要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的闭关锁国式的发展,既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也违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只有实行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分工,密切国际合作,才能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需要。回顾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我们党充分认识到,如果不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阻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危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中央领导集体以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为指导,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

运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
  (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初步完成
  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初步完成,是对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回应。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同时生产关系也影响甚至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了能够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从而能够在根本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是包含着经济运行的形式、手段、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各个因素都能够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过分强调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或者忽视生产关系内各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都不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不断对经济运行机制、体制等要素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初步完成,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回答。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一方面调整和改革经济运行的机制和体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进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无论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还是文化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都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在我国国情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回答。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20世纪末初步完成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逻辑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进步,也决定着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发展;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影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内容是实现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又与其紧密联系。只有当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才能在整体上推动社会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照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实际。上世纪末,我国初步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还是不发达、发展不均衡的小康社会。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还不均衡;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文化发展的情况;在一些行业领域出现了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情况。针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就是统筹国家发展的全局,推动各个地区的整体发展;全面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整体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走又好又快的永续发展之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绩,也集中体现了逻辑必然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现实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7.
  [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
  [4]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4.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3.
  [10]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6.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logic and history
  lu xiaofeng
  abstract: in the speech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 jintao pointed out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great achievements in 90 years are that we have been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me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ed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truth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at is, the log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theory.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at i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realistic result of the unity of the logical inevitability and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keywords: logic; history; realit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
    从《小逻辑》中看黑格尔的哲学观
    浅思21世纪我国的崛起——读《大国成长的逻…
    政治\语境与历史:意识形态概念的变迁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逻辑误区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
    关于逻辑学教学观念 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关于逻辑学教学观念 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浅谈关于逻辑学教学观念 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试论基于PBL教学模式的数字逻辑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探讨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