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摘 要:本文对中国已经建成的部分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中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图书馆能借助建设特色数据库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013-03
收稿日期:2012-04-01
作者简介:浦洁(1968- ),南京图书馆馆员。1 前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特色不是整体优势,而是局部优势;特色是‘你无我有,你弱我强,你强我特强’的生动体现;就是高水平,就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特色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之处,具有个性化、局部化和优势化等特点。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1\]建设馆藏特色数据库,一方面,可以丰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质量,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某一方面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料。\[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共享、网络化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方向,特别是作为科研基地和信息资源集散地的图书馆对特色资源进行系统化、全方位整合,建设特色数据库势在必行。在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可最大限度地挖掘馆藏特色、学科优势以及地方经济文化资源,可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同时,也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3\]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发展迅速,网络环境迅速改善,图书馆办馆条件不断优化,不少图书馆都已经或正在着手建设特色数据库。如北京大学的北京历史地理数据库和古文献资源库、清华大学的清华文库、南京大学人文库、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馆藏中医古籍数据库、苏州大学的苏大文库和古韵今风和武汉大学的长江资源数据库等。本文将分析总结中国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一些经验,以期为日后的建库实践提供参考。
2 建设特色数据库的选题及建设原则
2.1 建设特色数据库的选题
图书馆数据库选题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特色数据库的生命力所在,是数据库存在的前提。重点要突出本馆专业特色,在知识、信息、文献的搜集上要有独到之处。\[4\]因此,特色数据库的选题应以本馆馆藏特色为立足点,以本校研究优势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需要,围绕图书馆特有的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有重点地开发、建设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现馆藏特色或地域特色,并以此来确定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向以及数据资源的采集计划。
南京大学作为“985高校”,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之中,有的是著作等身的老教授,有的是朝气蓬勃的新秀,他们的著作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使得南京大学图书馆可以建设自己的特色馆藏文献数据库。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收录了南京大学知名教授、学者出版的专著共1,665种,主要来源于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校教授、学者的专著,以及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本校教授学者的著作。该数据库可以提供这些图书的电子全文。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旨在专门收集、展示并永久性保存在校教职工和海内外校友的著作及其它作品,以促进学术交流,传承南大文化。
2.2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2.2.1 特色性原则
特色数据库在内容上应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如地方特色、学科特色等。我们应宏观考虑此数据库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是否具有权威性,是否具有填补资源空白的作用,是否居于无法取代的地位以及在较长时间内能否保持其优势。\[5\]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是专门收集和保存在校教职工以及海内外校友的著作及其作品的库房,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充分地体现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
2.2.2 系统性原则
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将本馆馆藏印刷型特色文献数字化以外,还要广泛收集各种其他形式的资料。建库完成后还要对新的信息不断进行收集,使特色数据库具有使用价值和生命力。\[6\]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不仅收集了南京
学出版社出版的本校教授学者的专著,还收集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本校学者的著作;不仅收集了在校学者的著作,还收集了海内外校友的著作,真正体现了系统性原则。
2.2.3 实用性原则
建立特色数据库目的是便于读者利用数据库,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既要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又要结合地方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的特征,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和本土特征的数据库。\[7\]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所收录的内容,为发扬南京大学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文献信息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2.2.4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规范数据库标准,是建设高质量特色数据库的根本保证。建库时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数据标准。\[8\]在建库时应执行国际与国内通用的相关文献数据著录标准和标引标准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3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问题及不足
目前,中国的特色数据库大多是根据实际需要建设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查询、检索、获取信息资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整体上看,特色数据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3.1 使用不便
由于在制作数据库的过程中元数据标引要求和使用软件不同等,数据库之间在多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既给资源共享造成了困难,也人为地加大了用户的额外负担,必然会影响数据库的使用效果。特别是元数据标引,有些元数据,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非常单纯,标引不会产生出入,造成误检、漏检;但主题、关键词就不同了,在一些数据库中,以某一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资料和检索目标差距较大,相关度很低,有时几乎没有相关度的文献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搜索结果的三分之一, 很多时候还存在漏检的情况, 这些状况都需要继续沙里淘金。\[9\]这种答非所问现象的存在,在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中也是存在的。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取材过于宽泛;另一方面,是元数据标引不严谨、不规范,这些都是数据库建设中需要克服的。 3.2 知名度不高
特色数据库普遍存在知名度不高的情况。由于它本身就是依靠一馆的力量建设而成的,在资源的丰富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服务的完善性等方面都不可能做到如专业数据库那样完善。而且出于资源保护的心态,很多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都是只允许本馆读者使用,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因此,这些特色数据库的知名度都不是特别高。出了图书馆,就很少有人知道特色数据库了。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也是只允许南京大学图书馆的读者使用的一个数据库。除了南京大学读者会使用这个数据库,其他人一般不知道也无法使用这个数据库。
3.3 更新速度慢,界面不和谐
特色数据库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商业数据库。以南京大学人文库为例,截止笔者写这篇文章之时,它最新的数据还是停留在2008-4-10。这样的更新速度明显不能适应读者的需求,资料的陈旧也就在所难免了。特色数据库还存在界面不是很和谐、不够吸引人等问题。一进入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看到的界面就不是特别漂亮,感觉过于死板,颜色搭配也不吸引人。这对于看惯了其它商业数据库漂亮界面的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件不愉快的事。
3.4 共建共享的问题
特色数据库在共建共享中,重复无序或进程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链接速度很慢,对特色数据库进行全方位整合的空间还很大。\[10\]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在数据库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日后进一步解决。
4 对策建议
4.1 完善检索功能
特色数据库集各种数据于一体。这就需要去建立功能强大的检索系统,以完善检索功能;去创造良好的网上检索界面,使得人机对话尽可能简洁方便;去设置更具有文献信息的内容及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其特征、最有可能被利用的检索途径,设置丰富有效的检索点;既能提供包含书名、责任者等外部特征检索和全文检索,又能提供分类和主题词检索;既能实现各项之间的“与”、“或”、“非”的逻辑组配检索,又能实现标引词的位置算符检索,并在一次检索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多次循环检索。\[11\]
4.2 引入营销机制,加强数据库宣传与服务
不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上花了大
量的工夫,却往往不重视对数据库的宣传和推广。我们要更新观念,借鉴市场营销手段,不断把特色数据库推向社会,以提高特色数据库利用率,提升特色数据库的使用价值。calis 就是充分利用特色数据库的品牌效益,使特色数据库得到了广泛利用。\[12\]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来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实现当初的建库预期目的。
4.3 指派专人从事数据更新工作
针对特色数据库数据普遍存在更新慢的问题,建议图书馆要指派专人从事数据更新工作。有些图书馆认为对于特色数据库的管理不必指派专人负责,只需要定期抽调几个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即可。事实看来,这是不对的。特色数据库由于数据信息更新速度慢,常会导致读者在使用中产生障碍,不能快速、准确地检索相关数据。从实际需要来看,指派专人进行数据库更新和维护是必要的。
4.4 要努力实现特色数据库社会效益最大化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是集中了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成的数据库,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数据资源平台。\[13\]因此,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尤其是运行中,应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实现特色数据库社会效益最大化。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库在运行和使用中一直本着建设特色数据库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社会价值,就是很好的典范。
5 结语
通过建设特色数据库,将图书馆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源以浓缩和精华的形式提供给读者,以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对文献资料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化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钟国琴,陈毓茹.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103.
[2] 毛艳春,王瑾.对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09,6(8):122~124.
[3][10]蒋镜源.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216.
[4] 张勇,程玲,雷刚,刘艳磊.论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之“四观”[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 毛艳春,王瑾.对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09,6(8):122~124.
[6] 周瑛,马淑坤.中国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2):156~159.
[7] 林春波.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0,(7):67~68.
[8] 包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5).
[9] 尹兴国,冷辉.浅谈特色数据库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82~85.
[11] 高芳.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83~184.
[12] 吴巍.论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建设[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239~240.
[13] 徐春,古明,马世平.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以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数据库为例[j].情报探索,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