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住房公积金缴存、贷款业务是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具体负责,以前的全权委托模式已经向公积金中心自主管理转变,缴存的审批、处理流程,贷款的审批、发放很多都是由公积金中心自主办理,受委托的商业银行只是从事资金账户的运作,类似公积金中心的出纳。从运营模式来看,公积金中心已经成为一家“准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面临的很多业务风险,公积金中心一样会存在。
近几年中国银监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指引,对照公积金中心的运作管理,笔者认为住房公积金存在以下类似商业银行的风险。
一、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很多人可能认为住房公积金是由在职职工定期缴纳,而且是作为强制手段,不存在资金流动性问题。但是,事实上这个强制性的优势也是劣势,因为住房公积金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而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则无限增长,这就造成了在住房消费旺盛时贷款需求的激增。同时,近几年房价持续增长,各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相应大幅提高,在近几年住房公积金缴存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资金使用率、存贷比持续走高,造成很多地方住房公积金入不敷出,存量资金枯竭。例如京、津、沪三地近几年资金使用率都在90%左右,其中上海甚至达到100%,职工申请贷款只能排队等候。
因此,结合商业银行的通行经验,住房公积金也应当建立相关的流动性风险核心指标预警机制,将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资金流入流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备付率指标纳入预警指标管理。同时,应当做好资金流量分析及预测,通过研究、比较资金的流入、流出,了解公积金中心业务状况,并适时预测未来的资金状况及资金流量,计算期限错配净额,为存贷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是借款人未能履行约定还款义务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最广泛的风险。
住房公积金主要用于个人住房贷款,当然面临着借款人违约风险。公积金中心必须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公积金中心无论在正常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推动贷款业务的持续、稳健运行。
针对信用风险,也应该建立符合住房公积金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首先应该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的五级分类制度,并参考商业银行的做法,对五级分类进行细分,尤其对优良资产(正常、关注类)进行细分,因为优良资产是占绝大多数,而优良资产的构成也是不同的。我们可将正常类分为正常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次级类分为次级一级、二级等。其次,建立指标预警机制,可将不良率、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纳入常规指标预警管理,同时违约率(pd)、违约风险暴露(ead)、违约损失率(lgd)、预期损失率(el)等有关资本计量的指标纳入到住房公积金信用风险的决策管理中。
三、操作风险
参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我们可以给住房公积金操作风险做如下定义:公积金中心在开展住房公积金业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及内部管理工作中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及外部事件等因素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事件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及外部事件等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中心声誉、客户和员工的操作事件。
公积金中心应首先建立操作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公积金中心操作风险偏好应当强调业务规模、服务效率与风险承受度的匹配,在确保资金特定用途、住房融资效果的同时注重操作风险的管理,持续强化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政策设计、流程设计、软件开发、指标管理、业务监督等手段将各条线操作风险偏好落到实处,以实现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平衡。根据风险偏好,公积金中心设定的操作风险容忍度包括:风险可接受区域、风险可管理区域、风险不可忍受区域。
四、声誉风险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公积金中心是地方政府的管理部门,也是社会服务机构,因中心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或外部事件导致媒体或公众对中心进行负面评价的风险极大。多年来,社会对住房公积金运营管理一直比较关注,也先后出现了很多重大声誉事件。例如,2009年广州公积金中心对社会发布的公报中,对管理费用的阐述不够详尽,造成社会舆论对公积金公积金人员工资过高(27万以上)的负面评价。
为防微杜渐,公积金中心必须建立一般声誉事件和重大声誉事件的危机化解机制,建立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以化解风险或减小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资产负债风险
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风险是指对于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的总量、结构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组合进行计划、支配和控制不当所带来的风险。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风险包含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规模不匹配的风险、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的风险、住房公积金盈利能力及抵补资金不足的风险。具体来说规模类风险是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发展变化严重背离公积金中心战略规划,要求管理者充分且动态的研究并规划合理的资金使用规模;结构类风险是指住房公积金资产时间结构与负债时间结构不匹配,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严重不对称;盈利能力及抵补类风险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规模严重偏离规划或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导致无法实现预期增值收益、无法足额计提风险准备金等。
影响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风险的内部因素包括:资产负债业务政策与公积金中心整体规划不一致,导致资产负债规模、结构失调;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推动不力致使资产负债规模、结构发展不平衡;资产负债业务规划偏离实际,导致实际归集、使用资金严重脱离资金规划。外部因素包括:利率调整后如缩小存贷利差,造成提前还款金额下降,贷款发放金额减少,如扩大存贷利差,提前还款金额激增,贷款发放金额增加;国家出台控制贷款首付比例、限贷、限购等政策,导致贷款减少;房地产市场萎靡,贷款减少;或房地产市场活跃,贷款增加;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繁荣,贷款增加或归集金额增加;宏观经济环境恶劣,贷款减少、归集金额减少等等。
根据实际需要,资产负债风险应当通过设立相关预警指标进行监测,并据此评估风险的程度。其中:规模类指标包括缴存额增长率、提取金额增长率、个人贷款发放金额增长率、个人贷款回收金额增长率、项目贷款发放金额增长率、项目贷款回收金额增长率;结构类指标包括贷款使用率、缴存率、个贷长期贷款比例、封存率;盈利能力及抵补类指标包括资产利润率、增值收益率、全部贷款风险抵补资金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