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比喻和诗的语文特征
  近年来,内地老师普遍要求在语文课上多讲“语基”。所谓“语基”,就是语法和修辞知识。语法修辞在学术上很复杂,不是轻易能够讲到位的。比如说比喻,我们的老师通常讲的是,比喻有明喻、暗喻,有本体、喻体等。但是,这样有什么用处呢?基本没有。因为没有回答什么样的比喻是精彩的,什么样的比喻是平庸的。比如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荷塘的那一段,据余光中先生分析,一连用了十四个比喻,有十三个是不好的,只有一个是好的。但是,这一段恰恰是老师们认为最精彩的,甚至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这说明,老师们心目中的“语基”,大抵是常识性的,有许多粗糙的、不可靠的成分,还没有达到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度。空谈无用,还是从内地中学语文课本上常见的一个练习题开始。这个题目引用《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段: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谁的比喻好?这个问题,光凭印象就可以简单解答,“兄女”谢道韫的比喻比较好。但是,很少有老师能够把道理讲清楚。光有个感觉是不够的。感觉比较肤浅,感觉到的,不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好地感觉,甚至纠正感觉的错误。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这就涉及对比喻内部特殊矛盾的分析。这就要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要重新学习。
    通常的比喻有三种。第一种,基于两个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共同点,这比较常见,如“燕山雪花大如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二种是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异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三种,把相同点与相异点统一起来,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和第三种,是比喻中的特殊类型。最基本、最大量的是第一种,从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共同点出发。谢安家族咏雪故事就属于这一种。
    构成比喻的事物,有两个基本要素:首先,从客观上来说,二者必须在根本上、整体上有质的不同;其次,在局部上有共同之处。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但有一端之相似,即可取以为兴。”这里说的是兴,实际上也包含了比的规律。《诗经》中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首先,女人和云,在根本性质上是不可混同的,但是在数量众多方面,给人的印象上有某种一致之处。撇开显而易见的不同,突出隐蔽的美学联系,比喻的力量正在这里。比喻不嫌弃暂时的、局部的一致性,它感动我们的正是这种局部的、忽明忽灭的、摇摇欲坠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相异性,是我们熟知的、没有感觉的,但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却是被淹没的,一旦呈现,就变成新知。在旧的感觉中发现了新的,就可能被感染。比喻的功能,就是在没有感觉的地方开拓出新的感觉。我们说“有女如云”,明知云和女性的区别是根本的,仍然能体悟到某种纷纭的感觉。如果你觉得这不够准确,要追求高度的精确,使二者融洽无间,那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说“有女如女”。而这在逻辑上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比喻的感觉冲击功能也就落空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牙齿雪白”,因为牙齿不是雪,牙齿和雪根本不一样,牙齿像雪一样白,才有形象感,如果硬要完全一样,就只好说,牙齿像牙齿一样白,这等于百分之百的蠢话。所以纪晓岚说比喻“亦有太切,转成滞相者”。
    比喻不能绝对地追求精确,比喻的生命就是在不精确中求精确。
    朱熹给比喻下的定义是:“以彼物譬喻此物也。”(《四库全书·晦庵集·致林熙之》)只接触到了矛盾的一个侧面。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说: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比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喻小人。
    《楚辞》在比喻上比之《诗经》,更加大胆,它更加勇敢地突破了以物比物、托物比事的模式,在有形的自然事物与无形的精神之间发现相同点,在自然与心灵之间架设了独特的想象桥梁。
    关键在于,不拘泥于事物本身,超脱事物本身,放心大胆地到事物以外去,才能激发出新异的感觉,执著黏滞于事物本身只能停留在感觉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得更具体、更彻底:
    当诗人用“枯萎的树干”来比喻老年,他使用了“失去了青春”这样一个两方面都共有的概念来给我们表达了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事实。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枯树与老年之间的相异占着绝对优势。诗人的才能,就在于在一个暂时性的比喻中,把占劣势的相同点在瞬间突出出来,使新异的感觉占据压倒的优势。对于诗人来说,正是拥有了这种“翻云覆雨”“推陈出新”的想象魄力,比喻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自然,这并不是说,任何不相干的事物,只要任意凑合一番,便能构成新颖的叫人心灵振奋的比喻。如果二者共同之处没有得到充分地突出,或是根本不相契合,则会不伦不类,给人无类比附的生硬之感。比喻不但要求一点相通,而且要求在这一点上尽可能准确、和谐。所以《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对不准确、不精密的比喻,人们在阅读中可能产生抗拒之感。亚里士多德批评古希腊悲剧诗人克里奥封,说他的作品中的一个句子——“啊,皇后一样的无花果树”,造成了滑稽的效果。因为,无花果树太朴素了,而皇后则很堂皇。二者在通常意义上缺乏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这说明,比喻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比喻,一种是好的比喻。好的比喻不但要符合一般比喻的规律,而且要精致;不但词语表层显性意义要相通,而且深层的、隐性的、暗示的、联想的意义也要相切。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以切至为贵”。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正面来回答“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哪一个比较好的问题了。
    以空中撒盐比降雪,符合本质不同、一点相同的规律,盐在形状、颜色上与雪相同,可以构成比喻。但以盐比喻雪花引起的联想,
却不及柳絮那么“切至”。因为盐粒是有硬度的,而雪花则没有,盐粒的质量大,决定了下落有两个特点:一是直线的,二是速度比较快。而柳絮质量是很小的,下落不是直线的,而是方向不定的,飘飘荡荡,很轻盈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柳絮飘飞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容易引起经验的回忆,而撒盐空中,并不是自然现象,撒的动作和手联系在一起,空间是有限的,和满天雪花纷纷扬扬之间联想是不够“切至”的。在当时的诗文中,“柳絮纷飞”早已和春日景象联系在一起,引起的联想是诗意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道韫“柳絮因风起”的比喻不但“切至”,而且富于诗意的联想,而谢朗“撒盐空中”的比喻,则是比较粗糙的。
    比喻的“切至”与否,不能仅仅从比喻本身看,还要从作家主体来看,和作者追求的风格有关系。谢道韫的比喻之所以好,还因为与她的女性身份相“切至”。如果换一个人,关西大汉,这样的比喻就可能不够“切至”。有古代咏雪诗曰:“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麟败甲满天飞”,就含着男性雄浑气质的联想。读者从这个比喻中,可以感受到叱咤风云的将军气度。

    比喻的暗示和联想的精致性,还和形式与风格不可分割。
    “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诗的比喻,充满了雅致高贵的风格,但并不是唯一的写法。同样是写雪的,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就是另一种豪迈的风格了。李白的豪迈与他对雪花的夸张修辞有关。如此大幅度的夸张,似乎有点离谱,故鲁迅为之辩护曰:“‘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且介亭杂文二集》)
    鲁迅的这个解释,从客观对象的特点来看问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把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全面看问题,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第一,本体与喻体的客体特征相似,鲁迅所说,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在北国燕山,雪花特别大。但是,特征的相似性是很丰富的,有时,北方的雪花并不仅仅是雪片之大,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以雪片之多,铺天盖地之美取胜。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呢?这就有了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主体特征,也就是情感的、风格的选择和同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情感是绝对自由的,但是情感还受到另一个维度的约束,那就是文学形式,“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所以精彩,还因为它是诗。诗的虚拟性,决定了它的想象空间要大得多。如果是写游记性质的散文,说是站在轩辕台上,看到雪花一片一片像席子一样地落下来,那就可能成为鲁迅所担忧的“笑话”了。
    但是,诗意的情趣,并不是文学唯一的旨归,除情趣以外,笑话也是有趣味的,文雅地说,就是所谓谐趣。这时的比喻,就不是以“切至”为贵,相反,越是不“切至”,越是不伦不类,越有效果。这种效果,叫幽默。同样是咏雪,有打油诗把雪比作“天公大吐痰”,固然没有诗意,但是,有某种不伦不类的怪异感、不和谐感,在西方文论中,这叫“incongruity”。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也可能成为某种带着喜剧性的趣味。
    如果说,诗意的比喻,表现的是情趣的话,幽默的比喻传达的就是另外一种趣味,那就是谐趣。举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如“这孩子的脸红得像苹果,不过比苹果多了两个酒窝”,这是带着诗意的比喻。如果不追求情趣,而是谐趣,就可以这样说:“这孩子的脸红得像红烧牛肉”,这是没有抒情意味、缺乏诗的情趣的,但是,却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幽默风趣,这就是谐趣。
    诗歌的趣味并不只限于情趣,而且还有谐趣。这在诗歌中也是一格。相传苏东坡的脸很长而且多须,其妹苏小妹额头相当突出,眼窝深陷,苏东坡以诗非常夸张地强调了他妹妹的深眼窝:“数次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妹妹反过来讥讽哥哥的络腮胡子:“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须内有声传。”哥哥又回过来嘲笑妹妹的脑门儿:“迈出房门将半步,额头已然至前庭。”妹妹又戏谑性地嘲笑哥哥的长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朝方流到腮边。”虽然是极度夸张双方长相的某一特点,甚至达到怪诞化的程度,但却没有丑化,至多是让人感到可笑,这就无伤大雅。
    除此以外,诗歌的比喻还有既不是情趣,也不是谐趣,而是“智趣”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整首诗都是一个暗喻,把自己的心灵比为水田,为什么永远清净如镜地照出天光云影呢?因为有源头活水。联系到诗题中的“观书”,可知观书就是活水。这不是抒情的情趣,也不是幽默的谐趣,而是智慧的“智趣”。
    什么问题都不能简单化,简单化就是思考线性化,线性化就是把系统的、多层次的环节,完全掩盖起来,只以一个原因直接阐释一个结果。比喻的内在结构也一样有相当系统丰富的层次,细究下去,还有近取譬、远取譬,还有抽象的喻体和具体的喻体等的讲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常见的偏颇。就是鲁迅也未能免俗,把客体的特征作为唯一的解释。我想,他的失误,最根本的是,他提出问题,是从一般修辞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诗的角度。如果从诗的角度,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就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修辞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要看:第一,传达情志起了什么作用;第二,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又要看运用了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同样的比喻,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效果是不同的。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英语比喻赏析导读
    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对比
    比喻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比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