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开放实验室内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提出几方面教师激励机制的意见,并指出高校开放实验室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和问题,针对问题对开放实验室具体模式提出管理模式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开放实验室;教师激励机制;创新型人才;职称论文
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概述
(一)开放教育是现阶段高校教育的理念
所谓开放教育是指教育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开放性,从宏观上讲,开放教育的“开放”是指学校内部资源的相互开放、学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并力争社会上的支持帮助、学校通过引进过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微观上,具体又包括:教育政策开放、教学观念开放、教学时间和地点的开放、教学手段开放等。现阶段我国以素质教育为前提,高等学校进行开放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唯一选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
开放实验是对开放教育理念的一种延伸,是开放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将开放教育理念贯穿于实验内容、方法、手段、实验结果评价等所有环节。科技的发展,导致各学科间有某些趋同性、关联性,任何一门单科理论课程都不可能包含一项实验的全部,开放实验室即是打破传统单科课程做单科实验,得出有关该课程的实验结果,要求以系统观念,从整体出发,进行多学科整合的一种综合性实验。在这里,学生是实验室的主人,是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开放实验室改变了传统“教师牵着学生思维走”的实验教学模式,变成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发挥最大限度的创造力。
二、教师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定位及激励机制
在开放实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较于传统实验要求参与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主观能动性、学科间渗透能力,但是要求学生具有这种完全的自我实现能力不太可能,开放实验不是放任学生盲目实验,教师的引导介入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师是开放实验前期的重要参与者,直接关系到开放实验启动与否,但是,在开放实验室建设实践中教师参与课外的实验不积极主动,对于课外实验部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教师对开放实验室报以足够的重视和热情,是开放实验室成功的必备要素,如何使教师积极参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经济激励法
通过规定一定的对实验成果的奖励制度来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开放实验室对于教师本身的这种文化素质要求高。要使具有指导能力的教师积极参与进来,需要一定的经济上的奖励制度,例如对于参与进来的教师在薪金方面适度倾斜或是将参与进实验的时间计入工作量,这样一来既是对他们的工作给予的肯定,又得到了合理的经济收入,将大大提高教师们对这种实验改革模式的热情。
2、目标激励法
高校中教师的教学业绩与开放实验室中实验成果挂钩,将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因为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相联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部分教师对于开放性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的去引导、指挥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成就激励法
成就激励把激发、形成被激励者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对于积极完成管理目标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大的热情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中。对于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工作考核、评奖评优各个方面,给从事实验改革的教育者们开辟出一条大道,对于其自身在开放性实验中取的的成果和指导学生在其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与其他科研类成果同样的认可标准,是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和作出独特贡献的最有效方法。
4、约束法
一种完善的激励机制不应只是单纯的激励,还应包含相应的约束条件,这种约束不在于对被约束者的惩罚,而是同激励目的一样:最大限度的调动被约束着的积极主动性,督促其有效地投入相关的目标方向上。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实验室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与高校实验教学的利用率和实验室经费的使用效益是成正比的,更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的风向标。因为,为了实现开放实验室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高校管理者应对实验室工作提出一些实质的硬性要求,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如将实验室的开放成效与教师们的定编作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指标,纳入年终考核,以促使高校各学院提高开放效率和力度,努力争优。
三、开放实验室的实践现状与建议
(一)、实践与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高校在不断改进技术条件,推进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虽然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但毕竟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管理尚存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认识有偏差:学校管理者往往意识到开放实验室为课堂实验的一种延续,而没有把其当做一种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温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投资、管理;2.对服务对象的定位较高:纵观各地方高校的开放实验室,往往只对那些成绩优秀或是有某方面特长的人员开放,且实验内容大部分局限于一些竞赛项目和科研课题,门槛较高,致使许多有想法、有志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被拒于门外;3.管理不科学:现有的开放实验室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共享率低,实验设备不仅不健全,且实验的环境建设也无法尽如人意,开放时间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着开放实验室的发展和效果,进而影响到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阻碍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对于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亟需改革,建设适应于各地方高校特性的开放体系。
(二)、管理模式建议
开放实验室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供多样的实验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主选择实验模式,立足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此推动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各地方高校对开放实验室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模式进行构建,并根据自身特点作出调整:
1. 学生参与科研型
此类型适合地方高校中承担较多科研项目的院系实验室,指导老师将所承担的课题从中选出子课题,由学校实验室定期发布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那些主动要求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的有志学生,由指导教师写出实验程序,并将科研资料积累、设计以及后期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等步骤教授于学生。而从实验设备的准备、如何使用到实验结果的检测方式, 则是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将结果形成小组意见交由指导老师一道分析,写出报告。这样不仅使学生亲历一次科研活动,也较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潜力和学习欲望。
2. 学生科技活动型
此种是由有兴趣点的学生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自拟科技研究题目,联系相应的实验室和教师开展活动,学生从选题立项、实验设计、时间安排、实验进程跟踪到实验结果检测,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可以为不同兴趣点学生提供相对自主、宽松的环境,对于学生自身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学生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可能。
3. 自选实验课题型
实验室管理者主动定期发布学校课程以外的设计型自选实验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这个由学生自主设计、实践、结果统计、逐步进入角色的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培养创新性思维的过程。
4. 实训基地型
此种类型针对有社会上某领域的挂牌研究所、鉴定所背景的地方高校,对社会和学生开放,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实验室内资源配置,也为学生取得某项职业技能认证提供了实训机会,让学生更好地熟悉社会、熟悉本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使其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响应素质教育以及走入社会后掌握职业技能转化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建飞 朱向运 杨琴 程国倩 浅析开放教育与开放实验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
[2]于洪帅 孙蕊 赵莲华 开放实验室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18)
[3]张林实验室开放问题探析及应对策略[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10)
[4]郑春龙 实验室开放激励机制研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