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是全面关心队员成长的主要教师;是队员成长的主要“精神关怀”者、“重要他人” 。
关键词: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的潜力只利用了10%,人类学家米德认为仅仅用了6%,学者奥托认为只有4%。他们都说明了一点: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已经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要多得多。处在早期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而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他们的期望和对待,尤其是少先队辅导员这个“重要他人”的期望。因此,辅导员要把期望的目光放长远些。
我校队干部梓鸣性格内向,但他为人老实诚恳,热爱劳动,于是在大队委员会中担任劳动委员一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让人头疼,我知道梓鸣尽管反应慢,但他绝不是个傻孩子,现在只有帮他树立信心一条路。于是我多次找梓鸣谈心,对他说:“你成绩不好,那只代表过去,老师相信只要你努力,成绩肯定会提高的。”我把这种期望融于各种场合,平时,我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手势、关怀性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学校的课本剧比赛,我请他表演老爷爷,惊讶之后,羞涩的他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表演得到了老师们和队员们的一致好评。这种积极的期望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毕业考试考了80 分,成了大队委员会成员中进步最大的一个队员。由此,我想到,如果辅导员能够通过积极的期望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生命的阳光在照耀自己,将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记得冯骥才在他的散文《珍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确实这样,在日常的辅导员工作中,我更深切的感受到这句话的价值。现在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形成了一种通病,自觉不自觉地把事情复杂化,而往往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心灵其实是阳光的,能力是超群的,他们能出色的完成学习和小干部工作。记得在我刚做辅导员不久的一次大型活动中,我交给大队长周嘉宝一项任务,那就是在我主持活动的同时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别看只是一个小环节,可是音乐主题得当,音量适当将会为活动增色不少,反之将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于是我反复确认,叮嘱再三,仿佛不管怎样叮嘱,学生都不一定能做好。
本来信心满满的周嘉宝,在我的情绪影响下也变得焦虑起来,活动彩排的时候频频出错。我意识到这样下去活动就会失败,于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鼓励周嘉宝,让她沉住气,给她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果然再次彩排时达到了完美的效果,我们雀跃了,当天的活动因为我们的彼此信任而圆满结束了。所以我说,只有相信孩子们他们才会回报给你奇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还有一种倒退的反趋势。如果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换一种说法,人是一个矛盾的动物,天使与魔鬼是人的两个侧面。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使,而每个天使身上某个地方都蕴藏着一个魔鬼。所以我们要宽容地看待孩子心里的“天使”和“魔鬼”,用宽容的阳光去唤醒孩子心中的天使。
一天舞蹈社团训练结束后,小赵焦急地向我报告,她的手机不见了,她怀疑是小郑偷了。了解了情况后,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孩子们看我很生气,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纷纷把书包、衣服翻开给大家看,没有结果。上课铃响了,只好让他们先上课。回到办公室我告诉自己要冷静,于是仔细理理头绪。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应该把他们想的那么坏,也许是发生了什么误会,要相信孩子们心中的“天使”会战胜心中的“魔鬼”。第四节课,经过于大家一番恳切的谈心,我在舞蹈教室里放一个有盖子的纸盒,然后把教室的前后门关上,让所有队员一个一个地走进教室,不许往盒子里看,拿了手机的把手机放进去。果然手机出来了,虽然至今我们也不知道是谁,但以后我们的舞蹈社团再也没发生这样的事。此时宽容便是阳光,唤醒了孩子心中的天使。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辅导员与家长必须做到经常沟通,将阳光辐射至家庭,让家长和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出色的艺术家能把丑陋的石头刻成面带美丽笑容的雕像,而平庸的观赏者却把珍贵的艺术品看成是一块碍眼的石头,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心中是否充满阳光。每个少先队员都是一部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都需要辅导员老师用充满阳光的心去品读,关注生命,激扬生命,生命将更加美丽、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