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积慧 于文娟 李丽芝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以300例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尿病情况、生活方式和个人嗜好、社会心理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表明,有7个因素与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的发生危险相关,按or值的大小排列如下:糖尿病慢性并(伴)发症数目(or=3.341,95%ci1.662-5.747),性格(or=3.132,95%ci2.068-6.049),生活应激(or=2.547,95%ci1.919-3.739),糖化血红蛋白(or=2.174,95%ci1.256-3.879),血糖控制方法(or=2.159,95%ci1.113-3.196),紧张压力感(or=1.581,95%ci1.211-3.076),性别(or=1.575,95%ci1.190-2.331)。结论:糖尿病慢性并(伴)发症数目,性格,生活应激,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方法,紧张压力感,性别是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5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两类疾病已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后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疾病[1]。本资料通过调查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未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糖尿病情况、生活方式和个人嗜好、社会心理因素等几方面内容,以探讨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就诊于烟台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门诊或住院病人,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1999)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且无严重精神疾病及语言障碍,思维清晰,能理解提问,并清楚回答问题,愿意合作。
1.1 病例的选择:病例来自研究期间就诊于烟台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门诊或住院病人,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将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300名患者纳入本研究中的病例组。
1.2 对照的选择:对于不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选择与病例组患者就诊或住院时间最接近的300名纳入对照组。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内容:对每位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医保);dm情况(dm病程、确诊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体重变化、血糖控制方法、糖尿病月花费、糖尿病慢性并(伴)发症数目、现患心血管疾病、现患高血压疾病、饮食控制情况);生活方式和个人嗜好(吸烟、饮酒、饮茶、运动);社会心理因素(紧张压力感、是否了解糖尿病、性格、夫妻家庭关心、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其中体重指数即[bmi =体质量(kg)/身高2(m2)],由护士采集。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仪器为德国拜耳公司dcazo00)。以上调查问卷及实验室检查均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2.2 统计学方法:首先将以上调查内容进行变量的定义及赋值,对连续型变量采用四分位数法、等间距法或公认分类方法将其转变成有序分类变量,所有多分类变量均以分类变量和哑变量两种形式参与分析,运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各研究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l);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查阅文献可能有生物统计学联系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处理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完成。
3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在40-60岁之间(or=2.322,95%ci1.244-4.322), 女性(or=1.673,95%ci1.198-2.33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or=1.785,95%ci1.175-2.713),糖化血红蛋白8.0以上(or=2.221,95%ci1.265-3.897), 肥胖(bmi≥28)(or=1.624,95%ci1.004-2.627),体重下降(or=1.910,95%ci1.195-3.054),单纯胰岛素控制血糖(or=2.865,95%ci1.456-5.638), 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 (or=1.886,95%ci1.113-3.196),糖尿病慢性并(伴)发症数目≥2个,2个并(伴)发症,(or=3.691,95%ci2.313-5.889),3个并(伴)发症(or=3.091,95%ci1.662-5.747),4个并(伴)发症(or=3.423,95%ci1.989-5.893),经常紧张压力感(or=2.350,95%ci1.355-4.076),适中性格(or=1.864,95%ci1.195-2.907),内向性格(or=4.509,95%ci2.968-6.849),夫妻及家庭关系不好(or=2.337,95%ci1.402-3.895),有生活应激事件(or=2.678,95%ci1.919-3.739),对生活不满意的(or=2.396,95%ci1.479-3.880)。
结合专业知识并考虑到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或经查阅文献可能有生物学联系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即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体重变化,血糖控制方法,糖尿病慢性并(伴)发症数目,紧张压力感,性格,夫妻及家庭关系,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糖尿病月花费,饮食控制,吸烟19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在相互调整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按or值的大小与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别为:慢性并(伴)发症数目、性格、生活应激、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方法、紧张压力感、性别。(见表1)
表1 与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4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 伴有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易患糖尿病, 而糖尿病患者则更易患抑郁症。糖尿病和抑郁症具有生物学相关性, 如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多项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了抑郁症患者中发生糖尿病的比例及糖尿病患者中发生抑郁症的比例均较高。糖尿病患者引发抑郁症, 原因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紊乱和血糖紊乱等,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守饮食控制、锻炼和治疗, 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和财力, 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导致血糖控制更差, 加重糖尿病的发展, 最终导致抑郁。而抑郁症相反也可以影响糖尿病的治疗, 其通过下丘脑释放某些神经递质或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使胰岛细胞分泌减少、升糖激素上升, 血糖水平升高。而最终糖尿病与抑郁症二者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患者疾病恶化。
在我们的研究中表明:女性糖尿病患者比男性糖尿病患者更易患抑郁症,这可能与社会环境因素、女性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显著相关,停经后的抑郁女性尿液和血浆中的雌激素水平均下降,并认为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原因[2]。在女性一生中需要经历月经周期、怀孕、流产、产后期、更年前期和更年期等许多特殊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女性患抑郁症的危险性高于男性。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女性还需在生活和工作中担重任,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女性本身的心理负担。
本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高、并发症多的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度较高。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问题是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应激样激发,使中枢海马神经元受损及海马细胞的丢失,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情绪低下,失眠等抑郁症状。血糖控制不好亦可导致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可影响多个脏器,并与多数糖尿病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直接相关。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恐惧心理以及发生并发症后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都会直接影响其心理状况,产生焦虑、内疚、自卑感、无价值感、绝望感等抑郁症状。
本研究发现单纯使用胰岛素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度增高,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比较抵触, 误以为只有疾病到达不可治疗的地步才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以为胰岛素具有成瘾依赖性,以及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反应,这些都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进而形成抑郁症。
自20世纪60年代起,生活应激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就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生活应激事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新近的生活事件,如亲人丧亡;一类为较为长期的境况,如持久的婚姻不和、居住条件恶劣等。当生活应激发生与那些长期深处逆境的人身上,则会起到“导火索”般的作用[3]。此次研究主要对负性生活应激事件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应激是糖尿病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性格内向,爱生闷气,自我调节能力差,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下均可导致这种生活应激事件的易感性,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hou kl,chil.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chinese with diabe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05,20(6):570-575.
[2] rohrud.the inpact of testosterone imbalance on depression and women’s health.maturitas,2002,41 suppl 1:s25一46.
[3] 汤宜朗.附录i 常见名词解释.见蔡悼基主编.抑郁症一基础与临床[m].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