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对象有了全新的面貌,对待学生便有了新的要求。当代的学生知识见闻增广,信息反馈迅速,认知上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敢于反抗、敢于质疑,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了解,另一方面又不了解别人,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喜欢别人管,行为上追求独立和自尊;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尚未成熟,易受暗示,喜欢模仿;极力表现与众不同,有时行为过激甚至出格;崇拜明星,却不崇拜英雄;依赖网络,喜欢用火星文;爱看动漫不爱读书。同时,仍不能全面而恰当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因此,面对全新的教育对象班主任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新的诠释,进行新的定位,形成适应时代与社会的管理风格。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管理风格的正确定位是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指南,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催化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1 新课程背景下管理风格的特色
1.1 民主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作为学生心中的绝对权威,班主任的管理者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管理型为主的“高压”方法似乎已行不通,应该向“服务型”转变。学生既是班级的主人,又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管理的主力,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所谓服务意识,就是全心全意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学生家长负责,学校负责,通过班主任的服务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智力上、体能上以及劳动能力上都能得到正常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1.2 平等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过分强调权威地位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样也是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正是在这种平等的情境和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事和教育情境。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1.3 引导式的管理风格。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获得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唤起他们的主动性,并为心灵的成长提供阳光和养分,使年轻的生命变得强健有力、自立自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在自由、民主、充满知识光辉和人性关怀的环境中自然生长而成的,它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们对崇高的寻求与践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从包蕴着多种因素的集体中召唤出所有向上的可能性,班主任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班级管理的主题交给学生,自己由原来的管理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示范,向班干部传输班级工作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干部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班内情况,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帮助他们清理完成工作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等等。对一些特殊的个案,还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的形式,进行多重教育和引导。
1.4 探究式的管理风格。过去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二是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不断积累心得。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通常是以经验为主,凡事从做中学,摸索前进,很多人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教育的观念和掌握相关的方法。这种经验式管理一般情况下会随着班主任教龄的增加而更加完善有效,但是经验式的管理会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和僵化的管理思维,不适应时代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因此,经验式的管理应该向反思式的研究转变。
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班主任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班主任在不断积累反思经验的同时,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新形势下始终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反思的有效性。
“学而不思则罔”,如今是“教而不思则罔”。在当今的教育事业中,“教育”与“反思”必须结合起来,对于班主任来说尤为如此。班主任管理工作既是一门领导科学,又是一门领导艺术,许多东西贵在总结、反思。反思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新生长点”。“吾日三省其身”,班主任工作应乐于反思,勤于反思,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在“经验+反思”中不断成长。
2 促进班主任良好风格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自我素质,面对新形势下新要求。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工作的风格,关系着未来人才的质量。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之中,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悉心照料……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高超的教学水平是当好班主任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课讲得精彩,打动人心,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有所获,自然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敬佩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威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
班主任工作有助于推进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人格与道德品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也包含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这些,恰恰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工作量上来看,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相加,是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从效果上来说,却是一加一大于二。
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班主任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至少要做到“五要”:一要善于学习,做一名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知识与阅历丰富的人;二要善于交流,做一名关爱生命,尊重差异,真情互动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的人;三要善于总结,做一名就事论事,勤于动笔,实践经验与理论功底丰厚的人;四要善于表达,做一名风趣幽默,言之有物,宽严公正与平和诚信的人;五要善于思考,做一名发散求异,追求高品位,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
2.2 教育科研是促进班主任良好风格形成的的重要路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突出的人格力量支撑,而且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班主任应该用科研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思考怎样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有更充裕的时间深入学生心灵,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实现自我解放。
班主任教育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它包含反思与实践两方面,并且反思与工作改进同步进行。班主任的行动研究是指研究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由反思进而提高专业的理解力及技巧,从而改善班级工作实际和学生生活处境的全过程。班主任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就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确立“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行动研究,将研究和实践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班级管理中边学习、边提高,真正使班级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载体。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飞速成长的小孩子,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那么作为班主任,想要管理好学生,就要在教育中要强调学生的价值,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合适的管理风格,实施有效的管理。(本论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0908938a——27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石健壮等.教师角色观的文化审视与重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2 彭规荣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风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