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制度的道德化 化解社会风险 稳定社会
论文摘要:社会的稳定不仅需要道德的维护、制度的约束,更是需要二者的结合,即制度的道德化。制度的道德化有利于协调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化解社会风险,它使道德具有了他律的性质,从而能够提高稳定社会的有效性。
邓小平同志认为,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里,“制度好”就是指制度的道德化,也就是制度的道德性。制度道德化的整体标志是:制度的确立、运行和创新要严格遵循人性需要、普遍发展和动机与效果相一致的公正原则。
一、制度的道德化有利于协调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化解社会风险
2006年6月底,世界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宣布将其个人财富的85%捐赠给比尔·盖茨名下的慈善基金会,引起了世人的诸多猜测。然而两大慈善家对宗教都持否定态度,据专家判断,促使他们慷慨解囊的是美国较为完善的慈善立法。这表明,源自基督教的伦理传统确实能起到劝人感恩、忏悔和回馈社会的道德作用,但充满博爱与平等思想的人性化的制度更会使人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回报社会。时下,国人已开始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慈善制度。曾在“中国女富豪”排行榜上位居第三的杨澜,就曾在2006年初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奔走呼吁慈善立法。学会如何聚财固然是以亚当·斯密《国富论》为起点的市场经济规则的应有之义,而学会如何高效率地“散财”才是这位大师在《道德情操论》中称颂的更高境界。在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的今天,完善的、道德化的制度会让先富起来的人们自愿解囊协助政府开创一些慈善事业,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可以消除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仇富心理,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的稳定。
合理的道德化的制度的制定者必须是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正义政府。正义政府通过道德化的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政府的职能根源于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社会控制与个人创造性之间的矛盾。政府的职能就是要协调这一基本矛盾,使人类社会有秩序地向前发展。协调这一矛盾的最有效手段即为建立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社会各项制度,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的纳入制度的框架中。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使得利益是否均衡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否。当政府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时,作为政府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由政府供给的经济范畴的制度只有能够协调这一矛盾,才能实现制度均衡状态下的利益均衡,保持社会的稳定。总之,政府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制度供给,实现新的制度均衡,保持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条件。
二、制度的道德化使道德具有了他律的性质,从而能够提高稳定社会的有效性
制度的实施依靠一整套社会强制性机器来保障,因而附着于制度规则的社会道德也具有了其相关属性即普遍有效性、硬性和刚性。制度是公共理性建构的结果,制度评价的道德基础是社会中大多数人的需要和愿望,而非某一个人的利益和需要。一切社会制度若要得到广大民众最大的支持,必须拥有为全社会所接受的、行使社会权威的道德正当性,否则,就会引起民众最大的不从。因此,制度道德化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来说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一种更能体现人伦精神和道德文化的制度安排是现代道德代替传统道德的生长点和存在条件。
通过制度的外在约束来维持社会正义和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是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地采取预防措施,是形成、培养和提高个体道德的实践环境。如罗尔斯所说,离开了制度的合理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也不过是一个好牧师而已。因为当人们处于从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下时,要劝人向善是徒劳的。
制度建设的最大功能和最大效益就是节约社会成本、增加社会福利。目前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相当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公民为本”“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动态稳定观,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与策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2]袁瑛.并非只有教堂才能催生善举[j].商务周刊,2006,(16).
[3][美]贝特兰·罗素.权威与个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26-27.
[4]袁峰.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