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江苏省先后在教育教学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严禁各级中小学校补课,开足开全课程,禁止以考试分数和高考人数评比等级等等。这些措施的实行切实有力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深得人心。在这样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彻底、系统的革新,构建一种充满灵性的新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高效尤其显得必要和重要。因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只有抓好这个主阵地,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才是关键所在;只有把握这个主阵地,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素质”的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须有最充分的准备
面对他人问自己为何能把那节课上得精彩的提问,于漪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说来,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于漪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名特级教师、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对待每一节课都是这么的认真,给我们每一名教师以榜样和示范。俗话说“课上一刻钟,课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怎样才是备好课?如何才能让每一节课都精彩?那就必须如于漪老师所说,终身学习、终生都在备课,那就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扎扎实实备好“这一节课”,要在课前做最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备教材。要把握好这一堂课的主要知识点、重难点和在高考中的考点,更主要的是要研究这堂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前后联系和这堂课与生活有怎样的联系,要研究这堂课要训练学生什么能力,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怎样让学生举一反三。
第二,要备学生。还要预设学生在这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虑,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设想,不能让我们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思维,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就算老师按自己的思维,把一节课准备的完美无比,但是学生如果不接受,或者在学生那里行不通,这样的备课是没有实效的。
第三,要备练习。每堂课的训练题,把握课堂训练的三度--密度和强度和层次度。
有句话说老师要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要求老师对训练习题筛选综合,做到精要和切实,不要用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占用学生时间。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落实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一堂课学生应该练多少习题,在那个时段演练,这就是个密度的安排;习题中基础训练,小型综合,大型综合,或者实践探究应怎样安排这就是强度或者说难度的训练。课堂训练的密度和强度达到了,才能提升学生解题速度和思维水平,才能充分的利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分钟,从而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要备教法和语气语调。应根据内容、问题和学情,精心设计每一步的教学方法方式。不同内容和问题应有不同的讲解、提问和回答方式及语气语调。抑扬顿挫的语言,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只有方法方式和语气语调合理精当,才能取得最佳课堂效益。
总之,每一堂课都要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和高度来审视,不要只就课论课。只有做到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老师才能游刃有余,在课堂上做一个高屋建瓴的组织者引导者,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二、课堂上吸引住学生
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舞台变得精彩?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怎样让学生乐意学习,有这么几点倡导:
1.用教师的语文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要努力以丰富渊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以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去感染学生,以优雅的教态去亲近学生。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达教学信息、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状态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优秀的教师总是准确把握教师的情感基调,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严密、风趣生动、真切感人,既具科学性、启发性、又有感染性、号召力。
用微笑亲近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语文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语文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用激情感染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吸引住每个学生,也能感染每个学生,让课堂活跃起来。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体会,听一些干瘪乏味毫无动人之处的讲座之类的,要不了多久,就昏昏欲睡;而我们的学生,一天自习课加上正课要坐8至10节课,如果我们的每堂课老师都上得有气无力,言语平淡,毫无激情,就算学生很自觉,学习的动力万分强大,长期下来,恐怕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也昏昏欲睡了。所以激情课堂我们特别倡导。
用幽默调节课堂。一个幽默的人,处处受欢迎;一个幽默的老师,更是受学生的欢迎!我们把幽默看作一个老师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幽默是课堂的调节剂,当学生有些困倦,有些烦腻时,或者有些紧张时,我们就不妨用用幽默这个武器,一个经典的笑话,一个夸张的表情,一句风趣的批评,甚至一个身体语言,突然的一句流行音乐等等,都能起到调动情绪的效果,当然能寓教于乐就更好了。
2.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说理,还是描景、状物、抒情,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语文新课堂应是一个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自主读书的空间。
(2)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
其一,可以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还可让同学们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广读诗文的热潮。
3、用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
成就感和尊严是作为个体的人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性最本质的追求。谁都喜欢肯定和表扬,尤其是青春时期的学生,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课堂情绪,学生也会乐意学习你的课,你让他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你让他感到了成长的快乐,你让学生人性里最本质的东西得到了满足!不要吝啬你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你的课堂效益就会更加明显。
三、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是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因此,新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因此让课堂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1.构建科学灵活的课堂模式。
我们应根据现在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新课程的理念,立足学校老师学生的现状构建有实用价值,能体现自身理念的课堂模式,为理念提供可操作的平台,把思想的东西转化为实际技术。同时,每一科教学内容和科目特色的不同,同一科上新课和上复习巩固课等课型不同,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来要求课堂,为此,我们可实行“先学后教,精讲精练,以学为主,双方互动”这一主体模式指导下的多模式的结合,新的课堂模式经营体现“五变”,“五突出”、“五保证”、 “五为”。
“五变”变教师先教为学生先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获取,变课前等待为课前预习,变课后作业为当堂训练,变过后考试为当堂验收。
“五突出”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不以讲代练;突出精练,不以练代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满堂灌,满堂问;突出课堂教学时效,不大面积补课。
“五保证”保证学生的自主参与率,主动发言率,自由讨论率,个体达标率,整体提升率。
“五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目标。
2.把课堂还给学生。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而且他还认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因此我们应该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要的是要求老师彻底转变观念,做一个”懒惰”的老师。老师要做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者说首席发言人和答疑者。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一堂课的成败,不是看你讲得有多好,而你看学生学得有多好!不是看你交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你的学生掌握了多少获取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怎样才叫做完成教学任务,不是教师讲完了,讲清了就行了,只有学生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老师讲得再好,而你的学生根本就没学会,没学懂,就成了老师在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就是无效课堂。有人说过,勤劳的老师会教出懒惰的学生,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的。
总之,语文学科与实践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发挥着系统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方式很多,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解决,把要点教给学生去归纳总结,方法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琢磨,还可以让学生大胆的猜想,有疑问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还可以保留和认可一些有分歧的意见,只在学生的思维出现说不清,道不明或者无法准确表达时,老师才适当的点拨启发和引导,就算有时候一堂课没有按照我们原来设计的来完成,或者说预先设定的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只要学生在这堂课收获了方法,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以后的主动学习打下了基础,就体现了课堂效益最本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