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要善待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理解学生的生成性,关照学生的整体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它意味着引导学生自由、自觉地参与,鼓励心灵自由地飞翔;意味着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意味着给予学生轻松、快乐的言论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我们应该让课堂变得快乐,充满磁性,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尽情释放。
一、还原主体———让学生在自由中飞翔
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主,让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愉快学习。在执教《这儿真好》时,当教到“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谁来夸夸这儿好在哪里呢?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并不停地晃动,我很快地发现了,就让她说说。
生:老师,我想夸夸小熊。
师:哦?你想夸夸小熊?可是,老师想请你夸夸小岛啊。
生:可是,我想夸夸小熊。因为小岛之所以这样美,全是小熊的功劳。(她坚持着)
师:哦?那么你认为这个小岛不美吗?
生:美呀。
师:既然美,那你就夸夸小岛吧。
生:这个小岛原来是一个荒岛,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有花、有草、有树,还有许多小动物的绿岛了。真好啊。
师:你说得真是太好了。掌声鼓励,请坐!
(受到表扬的学生却翘着嘴巴,很不情愿地坐下去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暂时放弃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放手让学生一吐为快。即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还可以在下一节课继续,而学生学习愿望的被伤害,用一节课的时间是难以弥补的。况且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还是一次进行思考、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绝好机会。因此,要让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始终成为学生可以自由飞翔的欢乐天地。
二、恢复自信———让学生在失败中发展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难免会不完善,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份自信,这样,课堂对学生才有一种吸引力。
例如在教学《雨后》一课时,当课正上到精彩之处,学生们个个脸上溢满了兴奋的红晕,眼里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当提出不看书朗诵的要求时,他们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小杰。
“好,那就开始吧!”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小杰背得摇头晃脑,入情入境。
师生也被他感染了,陶醉在其中。
“却发射出,发射出……发射出……”笔者忽然从他断断续续的声音中回过神来,他正着急地抓耳挠腮。
“想不起来了?”笔者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他,他微微地吐了下舌头,表示了他的无奈。笔者又把目光转向了别的学生,可是其他学生刚才跃跃欲试的劲头一下没了,教室里显得特别沉寂。
“有谁能帮助他吗?“笔者轻轻地问。可是教室里依然保持着沉寂。
怎么办呢?笔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刚才大家学习的热情那么高涨,作为奖励,我同意———”故意拖长了调子,又压低了嗓门:“同意大家偷看一下。”
学生们犹豫了一下,马上快速地翻开书本,又快速地合上;失落的热情一下又重回到了教室。再看他们:一双双眼睛里写满期待。自信是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中丢失的,要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就要避免不必要的失败,不要让失败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学生的头上。想不到,一个急中生出的“偷看”主意,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三、尊重差异———让学生个性张扬
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方面,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课《长大了做什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长大后的理想,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说:长大后我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乙说: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好多好东西,改善大家的生。
丙说:我要做一名医生,使大家健康、快乐地生活。
……
学生们一个个畅所欲言,轻松愉快。笔者适时表扬他们敢有志向。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做一名好丈夫,好好对待妻子,教育好我的孩子。”这个“理想”引起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虽然这个“理想”不够伟大,却很实际,因为他的父母离异了。
提供给学生一种人人都参与的宽松空间,使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思想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言谈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差异得到了尊重。
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创设人人都能参与的学习空间,有效吸引学生的稚嫩的心灵,从而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只有让课堂充满“磁性”,成为吸引学生的“磁场”,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