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啦啦操作为我国的一个起步比较晚的运动项目,发展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发展又是多方面的,金字塔作为技巧啦啦操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对技巧啦啦操这一个项目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对金字塔动作的特征进行论述,通过观察视频找出影响金字塔动作创新的因素,针对金字塔动作的结构特征提出可供参考的金字塔动过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创新
一、前言
技巧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跳跃、翻腾、托举、抛接、金字塔组合等技巧性难度动作为主要内容,配合口号、啦啦操基本手位及舞蹈动作,充分展示运动员高超的技能技巧的团队项目[1]。其内容中除金字塔类的动作,其他动作在其它项目上都有体现,这就体现了金字塔动作在技巧啦啦操项目中的标志性。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中要求全体队员共同参与完成,并且在成套中至少要出现一次[1]。这也说明了金字塔在成套动作中的独特性。金字塔的完成要求全体队员的参与,所以造型的独特性和美观性对成套的价值是非同小可的。本研究试图对金字塔动作的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视频探讨成套动作中金字塔动作的发展规律,为我国技巧啦啦操金字塔动作的创新提供思路。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最近三届全国啦啦操锦标赛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中的金字塔造型动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对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加以归纳与整理,了解我国运动员成套中金字塔造型的特点及与其难度价值的有关研究,并了解国内外技巧啦啦操发展的相关动态。
2.录像观察法。通过对我国近三届啦啦操锦标赛及08年以来啦啦操世锦赛中技巧啦啦操比赛中的金字塔造型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上下法、过渡动作、结构、造型美观性进行研究。
三、结果分析
(一)金字塔造型的本质特征。
1.竞技性特征。竞技运动离不开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体能、技能、智能以及心理能力[2]。竞技性是技巧啦啦操赋予金字塔造型的本质特征,在成套动作中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金字塔造型的这一特征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综合体现。
2.表演性特征。技巧啦啦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项群,比赛过程也就是一个表演过程,所以金字塔造型要给观众以视觉的冲击和整体的美感,把最好的状态展示给观众和裁判。
3.配合性特征。团队精神是啦啦操运动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最显著的特征。它是通过口号、各种动作的配合、各类难度的展现以及不同队形的转换,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团队目标,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激励运动员高昂的斗志,提高团队整体的凝聚力[1]。金字塔造型需要全体队员共同参与,所以队员之间配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艺术性特征。在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中,艺术评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技巧啦啦操这一项目而言,艺术编排占到50分,其中成套总体评价、动作设计、音乐的选择与运用、过渡语连接、表演与包装各占10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性须遵从成套动作的风格。
5.稳定性特征。稳定性直接影响金字塔造型的成功率,直接影响成套动作的质量,影响金字塔造型稳定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队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等。
(二)影响金字塔造型的因素。
1.个体因素。
金字塔造型由若干底座、中间人和尖子队员组成的托举造型,造型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保证金字塔造型稳定的基础,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造型上有所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2.整体因素。金字塔造型是一个整体,各队员相互之间必须有支撑和联系,这就需要队员间的相互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底座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规则规定金字塔动作最高是两层半,这就说明一个底座要承受两个人体重的重量,底座运动员相当于根基,只有根基稳了,上层的运动员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动作。此外,金字塔动作造型还要与整套操的风格和谐一致,毕竟它是成套的一个部分。
(三)金字塔造型的创新提示。
1.上、下法创新提示。
(1)上法。金字塔造型的上法是金字塔的第一步,上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爬上、抛上等方法,一般是根据金字塔造型的高度来决定上法的。爬上或抛上对观众的视觉冲击也是不一样的,两层的金字塔一般是爬上或托举上架;两层半的金字塔由于高度的关系和成套的需要,一般是抛上。
上法的创新可以从增加难度上来实现,抛上的金字塔可以做一些辅助翻腾的上架,比如两层半的两底座、两中间人金字塔尖子的上架可以做辅助的后团上架等等。
(2)下法。下法可以从技巧运动上面的架子上的叠罗汉的造型下法,技巧运动与技巧啦啦操有着诸多的相似点,我国应充分发挥技巧运动强国的优势,大力发展我国的技巧啦啦操事业[3]。
下法首先可以在下法顺序上有所改变,比如技巧运动中男子四人组两底座一个中间人一个尖子的下架动作,中间人把尖子抛上,然后中间人下架,由底座把尖子接下,这一个技术的迁移可以为金字塔造型的整体效果上增加惊险性、视觉冲击力。
2.过渡动作的多样性。从资料上来看早期的金字塔造型都是一次成型,中间没有过渡动作,也没有造型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金字塔造型逐渐出现了过渡动作和第二个造型,在这些过渡动作中许多队伍都运用了空间上的起伏变化,要是以中间人和尖子的二次上架为主。
在此过程中可以改变中间人和尖子的体位变化,比如说由站立改为仰卧或俯卧、配合的翻腾动作等。这些新的过渡与连接动作更好推动着啦啦队技术的发展,使难度动作看起来不再是呆板无趣,增加了难度的连贯性,也使得整个成套动作更为花俏,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3.造型独特性。金字塔的造型是金字塔呈现给观众的最终效果,所以造型独特性、创新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造型的独特性除了考虑造型的美观程度,还得考虑到队员自身的能力特点,只有充分发挥队员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整个团队的最强竞争力。 独一无二的金字塔造型动作必须具备高超的技巧性和常人不可及的超越性[4]。所以说造型的独特性方面是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努力来完成。
4.难度上的创新 在现有的难度上,在规则的允许下,通过适当的提高难度系数来达到金字塔造型的创新。
四、结论与建议
(一)金字塔动作有竞技性、表演性、配合性、艺术性、稳定性的特征;影响金字塔造型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整体因素两部分组成;动作创新可以从上、下法、过渡动作、造型的独特、难度的创新上来实现。
(二)金字塔动作的创新必须遵照规则,动作造型的选用要在规则允许的尺度内;动作的创新必须考虑到队员自身的情况,根据队员的个体情况合理安排位置及难度等;难度的突破有助于动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邱建钢,徐中秋.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s].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
[2] 周建社,张利芳.竞技健美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创新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2)
[3] 黄群玲.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培养目标[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