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对铜川市高中生上网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与学习服务?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我认为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会“玩物丧志”,我们正确认识看待网络,努力规范网络行为,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现象;分析;对策

  1.引言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在2007年“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发布了这一最新数据。到2010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有望达到2亿,年均增长8%,普及率为15%。其中,85%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做些什么?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青少年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与学习服务。就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目前青少年上网的现状调查
  2001年4月,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2005年11月22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北京发布了我国首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约有1650万,其中网瘾者的比例高达13.2%,也就是说有超过200万青少年网民沉迷上瘾,难以自拔。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刻不容缓,而这一行动需要的是爱心,需要的是社会各界共同的参与。〔3〕
  〔4〕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q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5〕
  为此据笔者对铜川市第一中学、铜川市耀州中学、铜川市矿务局第一中学、铜川市宜君县一中等高中,对2000余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有86%的人上网玩游戏,5%的人上网聊天,4%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上网地点上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3.结果分析与对策
  3.1 积极影响。
  3.1.1 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
  3.1.2 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
  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

 3.2 负面影响。
  3.2.1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
 3.2.2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误尽青春。 
  3.2.3 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上传播的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黄色垃圾等。对学生的危害较大,所以笔者认为,针对网上有害信息较多的现象,笔者提醒青少年对网络信息分析加思考,去伪取真金。学习好东西,排斥黄毒淫。丰富新知识,网上好淘金。打开电脑前,摆正上网心!“
  3.3 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小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3.4 小心谨慎上网交友。
  现在网上聊天交友已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迷恋网络交友是自然的。但是,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有的甚至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而不能自拔。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网络交友本无可厚非,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很多学生上网交往时,习惯说假话、空话,有的对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上吵架骂人津津乐道,故意欺骗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你不骗别人,别人就会骗你”成为不少学生网民的共同心态。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
  3.5 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不亚于网络游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高中生还应该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
  3.6 努力规范网络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
   调查中发现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3.7 控制非法信息侵扰。
   要控制非法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侵扰,首先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网络法律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社会道德的约束力来维持。铜川市是较为不发达的地区,网络管理和制约更加不完善。作为孩子的师长,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格执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总之,如何帮助青少年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
  
  参考文献
  [1] 注释③-⑤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有关资料
  [2] 《现代教育技术》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版
  [3] 《教育技术基础》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4]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
  [5]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6] 《网络教育:教学与认识发展新视角》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没有相关教育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