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被害;学校教育对策;优化和完善
论文摘要:大学生网络被害学校教育对策的优化和完善可以从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青少年在网络中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应对四个方面展开。
虽然处于信息时代的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唯一渠道和权威渠道,但学校教育有着其固有的优势与特色。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一种象征,它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杜威(john dewey)曾经认为,学校具有“简化”、“净化”和“平衡”人类文化资源的功能,在他看来,没有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 目前学校教育需要做的是对新问题、新情况做出回应,在新的背景下做出抉择。为了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网络主体,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意识、选择适宜的网络行为,避免网络中消极、负面因素的影响,针对我们调查问卷中发现当前学校教育对策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学校教育应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
校园网络资源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其目的在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升级,创造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培养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效益。[1]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资金、应用水平、网络设备与技术的价格、更新换代等因素的制约,也是一个逐步扩展、提升的过程。在当前的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整体规划,合理定位
为有效投资、避免浪费,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应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简单够用、便于升级、方便上网、便于管理”的方针。因为学校用于网络建设方面的资金毕竟有限,我们不可能期望学校一下投入巨额资金,建成超一流的校园网络资源环境,而只能根据学校经费情况逐年投入。所以应从学校建设的全局和全面工作需要出发,考虑综合条件,整体规划网络建设方案,对网络系统的目标、总体结构、服务功能、经费预算、建设步骤等重大问题做出规定。要从校园网络环境需要实现的功能,到网络的带宽、速度,再到设备的选择如品牌、型号、扩展性、兼容性及售后服务,最后到设备在校网中的分布、施工等各个方面都进行综合考虑,优化各个环节,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2]
(二)软硬并举, 资源共享。
在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应坚持1:1:1原则。即在网络应用系统建设中,硬件建设费用,软件建设费用和管理、维护、培训费用投入比例大致是1:1:1。[3]若违背这一原则,就很难保证充分发挥网络应用系统的效益。很多学校在校园网络资源环境建设中往往只注重网络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和管理、维护、培训,这种状况是必须纠正的。应当重视软件投资、重视网络管理。[4]
二、提高教师素质
网络时代要求教师从过去的课堂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校内外学生生存和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疏导者和咨询者;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开拓者和实践者;学校、家长与社会的沟通者、维系者与协调者。[5]网络时代对教师的挑战说到底是对教师素质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角色转变,广大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可以便捷地获得和使用,社会发展也进入了空前的加速期,必须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首先教师要明确教育能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师高层次活动的心理需要。其次,教师要对创新教育有全面的认识。现今教育所提出来的创新教育是通过创新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新发现创造新发明、产生新思想和新理念、形成新学说与掌握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的教育。它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6]广大教师应对此蕴涵予以充分的理解。
(二)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网络时代的教育发展呈现出开放、创新、终身化的趋势,知识的发展也趋于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因此,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不仅需要坚实的本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博知识,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现代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与步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已经是教师适应网络社会的基本素养和走进网络社会的“通行证”。
(三)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教师的工作是高度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陈规,禁闭于个人经验之中,应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方案、教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7]
三、改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为主体,以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为特征,以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为基本形态,以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以积淀、凝聚、内控为优化机制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组织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化解学校教育在网络时代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校园环境
“环境育人,空间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校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物理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建筑、设施、布局、绿化、文化布置、主题雕塑等,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正向隐性教育效果。一所学校应认真设计构思校园的环境,通过校园环境物化存在的形式表现主观的教育意图,使设计者的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从而对教育对象发挥有效的影响,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气氛,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
(二)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
校园精神需要制度建设来反映,学校的文化准则需要制度来规范。只有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价值标准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才能使校园内的群体及每一个成员在同一规范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其思想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锻炼学生的表达、思维、应变、承受挫折等各种能力,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而且能有效利用学生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分散他们对网络的注意力,减少他们上网的时间,把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拉回到现实中来。[8]
(四)建设好校园主流网站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了解社会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他们娱乐、交友、阐发观点、发表意见的主要场所。所以,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做好高校bbs的监控工作。
四、加强青少年在网络中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应对
当前,网络心理素质教育可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加以实现:
其一,在各级学校建立由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组成的心理咨询机构,为网络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以确保针对网络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
其二,在网上开辟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将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网,为青少年获取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成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开辟新途径。具体来讲,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可以设计以下内容: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服务有关网站介绍。[9]
其三,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心理咨询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咨询方式,它是对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的补充与扩展。具体是指在网络上主持网站的心理学专家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或新闻组的线上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学知识,提供治疗心理障碍的新服务。如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状况,可以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通过网上心贴心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引导他们走出“心灵沼泽地”,疏通心理淤积,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学会心理保健和自我调试,促进其全面发展。
注释:
[1] 王敦宝等:《信息素养:学校在e时代面临的新课题》,载《职教通讯》2001年第6期。
[2] 李鲁:《浅谈校园网的建设及应用》,载《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 范益志:《谈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管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第6期。
[4] 张志杰:《当前校园网建设的几个误区》,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 王立新等:《大学生素质教育简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6] 王月明:《谈现代教师的素质结构》,载《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 王健:《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载《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第6 期。
[8] 谢坤语:《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对策》,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9] 刘秀伦、魏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经探析》,载《经纪人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