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教科书的标题
        文章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把握住了标题,也就把握住了一篇文章的主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文章时,拟好标题至关重要;读文章时,领会标题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分析标题必不可少。在此,我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标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在这里,“标题”不仅指一篇课文的标题。从大的角度讲,可以是一个单元、一个学习主题的标题,也可以是一段历史的标题(如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等);从小的角度讲,可以指一课当中某一个小标题,甚至是一幅图表、一张照片的标题。标题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对教材标题的分析与理解,引导学生对教材标题的联想、想象、设想,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课堂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标题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历史”。 
        一、标题的意义
        标题可以是一个模块的标题,如政治文明历史、经济发展历史等,也可以是一个单元、一个具体课文的标题。还可以是子目,一幅图表、照片的小标题。标题拟就体现了编者的智慧。主要表现如下:
        1、内容上具有概括性  
        标题不仅体现了内容主旨与特征,而且简洁明了,新教科书的标题有一定的概括性。如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标题为“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短短十一个字把古代中国社会由愚昧野蛮到文明进步的历史主线与时代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又如第4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三个子目标题:“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即是这一时期政治制度形式,也是先后演进的顺序和特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与宗法制实际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征,而且,“等级森严“与”血缘关系维系“分别是分封制与宗法制最大的特点。
        2、体系上具有逻辑性。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说“通过初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何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课文标题有一定的逻辑性,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特别重要的引导作用。以单元标题为例,岳鹿版初中历史第一册共有四个单元,仔细分析这些单元,就会发现全书内容及其内在逻辑联系一目了然。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讲述远古人类的起源、原始农耕的产生、人类文明的起源。它向我们展示了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发展情况以及炎帝、黄帝、尧、舜、禹的美丽传说,是学好中国古代史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主要讲述我国奴隶制度的建立、社会的变革、先秦时期的文化灿烂辉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学好中国古代史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讲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丝绸之路的开辟、秦汉的科技文明。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主要讲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这一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阶段,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是这一阶段显著特征。

        3、功用上具有针对性。
        标题在实际功用上具有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标题与课程标准紧密联系。
        如:岳麓版八年级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者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科书把其分解成三部分,分别以“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三个子目标题组织材料、呈现内容、引领教学。
        第二,标题有利于对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如:岳鹿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武帝的“大一统”》,王国问题的解决、独尊儒术、与匈奴的战争共三个子标题,可以这样认为,政权的统一为思想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家边境安全创造了条件。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在这三个问题中,应该重点把握政权的统一,它是思想统一和国家边境安全的前提条件。难点是独尊儒术、与匈奴的战争。可以在政权统一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掌握。
        二、标题的运用
        在实践中要用好标题,使学生学习更有效、更有意义。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1、关注标题
        首先,老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认真研究课文标题。课堂中要对标题进行意义挖掘与讲解,分析其内涵,必要时候辅助板书,加深学生印象。引导学生预习、复习时养成常看、常记目录、关注课文各类标题的习惯。
        2、理解标题
        对标题的理解,不能只把目光盯在标题的文字与内涵上,还要充分挖掘标题与标题之间,标题与标题下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如:八年级历史下册、如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标题与课文中“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三子目标题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的最佳选择。“一国两制”是历史与现实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智慧性理论,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统一的理论指导,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成功伟大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是“一国两制”对未来展望,也必将实现。
        3、自拟标题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能力。据此,我认为自拟标题不仅是提高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是把握课文结构、历史脉络主要手段。因为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要求理解内容、掌握特点,还要求形象、准确,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自拟标题并要求学生模仿尝试。如:八年级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的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选举三子目,我就重构为:狂热中的动乱岁月、冷静后的理性思考、迈向法治社会三个小标题。吸引了学生眼球,激发了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把握课文的灵魂及重点。
        通过个人实践,我认为:重视并充分用好课文的标题,不仅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宏观把握历史内在联系能力。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浅探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兴趣教学微探
    探究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创新教学探析
    也谈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中职金融专业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化学课改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
    浅论如何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
    改革作业批改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