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术中减轻疼痛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自愿实施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操作,干预组加心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病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干预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 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疼痛。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人工流产 疼痛
人工流产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由于对其知识的缺乏,加之受“人流必痛”观念的误导,大多数病人把人工流产视为痛苦和危险的过程,产生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笔者对实施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术中疼痛的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2月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100例,均为宫内妊娠6~8周的妇女,年龄最大36岁,最小18岁,平均(25.3±4.6)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年龄、孕周、孕产次、文化程度和耐痛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明显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初孕妇12例,有剖宫产史5例,阴道分娩史20例,人流史7例。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干预组行心理干预。包括一般心理支持和指导及行为控制技术。
1.2.1.1晤谈与评估 护理人员热情诚恳,积极主动关心病人,耐心地与病人进行交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
1.2.1.2 家属亲友的宣教 护理人员对家属亲友均进行保护性医疗的宣传,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以鼓励和支持病人。
1.2.1.3 提供有关手术信息,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1.2.1.4 手术室环境 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清洁、舒适的环境。
1.2.1.5 情绪松弛训练 ①教会病人做腹式深呼吸,要求病人在手术中自觉使用。据文献报道,慢节律呼吸可有效减轻疼痛[1]。②指导病人进行肌肉放松训练。
1.2.1.6 分散注意法 手术过程中放柔和轻缓的音乐,也可谈论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以转移病人注意力,放松紧张情绪。
1.2.1.7 认知行为疗法 向病人说明诸多因素,如情绪、心理状态和注意力是否集中均对疼痛感受有影响。教会病人采用自我指导训练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1.2.1.8 催眠暗示法 采用具有催眠暗示性质的正性暗示语,以增加病人安全感,降低细腻应激程度。
1.2.1.9 安慰法 手术过程中,耐心倾听病人主诉,理解病人对疼痛的反应,用坚定的目光表达对她们的关心和鼓励,按摩病人的疼痛部位,并可轻握病人的手背,以示安慰。
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按常规进行操作。
1.2.2 人流方法 采用国内电动人流吸引器完成手术,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大于手术用的吸管半号或1号。
1.3 疼痛评定标准 将人工流产手术分为三个步骤:钳夹牵拉宫颈,扩张宫颈和吸刮宫腔,分别观察和记录病人在三个步骤中的表现和主诉,并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定:无痛:无自发主诉,表情自然;轻痛:主诉下腹部隐痛不适或酸痛下坠,皱眉;中痛:主诉下腹明显疼痛,轻声呻吟;重痛:反应强烈,大声呻吟,呼叫[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人在手术三个步骤中的疼痛程度经秩和检验,均为p<0.01,干预组有明显的减轻疼痛的效果。
3 讨论
3.1 疼痛是与现存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产生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之体验。通过运用心理干预策略和行为控制技术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纠正病人的负性情绪,可影响病人对痛觉的感受。
3.2 进行心理干预最重要的是与病人有密切的人际关系才能取得成功。感情上的融洽,高度的信任感是细腻干预成功的关键,先与病人亲切交流,获取有关信息,继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3.3 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病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知识,可使病人对人工流产术有正确的认识,帮助病人建立起人工流产前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人工流产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性。
3.4 指导病人进行情绪松弛训练可得到正性情绪,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
3.5 通过分散注意法,使病人的注意力转向疼痛以外的事物,对疼痛的感觉处于抑制状态,疼痛会明显减轻。而暗示对痛觉也有很大影响,安慰剂止痛是最好的例证。
3.6 实施心理干预涉及多学科护理理论和业务技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以解决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心理干预能使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提高,疼痛减轻,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宗旨,临床应予以重视。
参 考 文 献
[1]林惠蓉,计惠民,李平等.慢节律呼吸对疼痛控制的辅助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4):171.
[2]阎素文,李臣,李力等.宫颈扩张镇痛棒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