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学业评价与教学过程的配套改革
   摘 要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手段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却仍然摆脱不了“背多分”的思维。目前的历史教学评价必须与教学过程的改革配套。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
    当今,历史课程正面临第八次大改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形式则更现多姿多彩。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是,情景创设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在课堂上便会经常采用。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就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学生也会自觉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也既是说,在教学方法、方式这一环节上,历史课程改革是较为成功的。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正一步步地被培养起来。《课程标准》还规定,“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的确如此,学习不仅仅是看考试的分数高低,名次的先后。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不能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了。既然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那么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应该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一一体现出来。
    传统的历史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三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融和、互动,知识目标是教学第一指向,其次才是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是测定历史知识是否掌握,掌握多少的问题,历史学习能力如何也是围绕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多少来判定的。隐性的思想品德考查具有严重的片面性且在教学评价中处于“零地位”。
    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做得较好的算是平日的课堂提问、小测验、单元测试的分数记录,过程评价的方法也仅限于此,而且这些评定的分数并不纳入终端评价中,只起过程性的奖惩作用,评价的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里。
   新的教学评价观强调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动态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重在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评价方式的要灵活多样,克服片面的分数定论;评价要民主、开放,强调建立多向的互动、沟通、协商的评价网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注重了评价的过程和方法的改变。
    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了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指向是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强调评价的“人本”精神,把具体目标定位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动态的有机结合。评价内容不仅要考查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还要考查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方式,就以历史学科为例,仍然是三种基本形式——口头提问、作业检查、闭卷考试。而其中闭卷考试的成绩是最主要的。闭卷考试的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填(识)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而这些题型,重点在衡量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多少,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思想道德因素的评价。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却无法检测。考试的方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考试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的短时效果。对学生而言,一次考试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意志方面几乎不能真实地考查到,也就更谈不上全面反映历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而且,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方式若不与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方式同步、配套地改革,那么所谓的历史课程改革又只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而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所学知识,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组织、整理资料,开展“红军长征专题会”,从而让学生在课外,在自己的兴趣指导之下获得更多的知识。举办专题会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讲故事、表演历史短剧或制作成powerpoint展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也办得绘声绘色。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制作的powerpoint十分精美,图文并茂,资料收集得非常的丰富;有些学生就自编自演,把红军长征途中遭遇的艰难困苦和红军的英雄气概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类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发挥得较为详尽。但若就此打住,仅把这些活动以娱乐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下次再布置类似的活动任务给学生,他们也只当作消遣的方式而已,从中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的意思也即,通过此类学习活动,就能考查到学生的能力与感情态度价值观,而这些也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记入历史教学评价的总分里。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素质的高低,不是看谁的论述题答得精彩,因为它并非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或情感。能力的强弱,也不在于谁的分数高或低。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然而却始终把素质的衡量局限在试卷上,让能力的高低围绕着分数兜圈子!改来改去,仍旧摆脱不了这样的循环。当然,提倡素质教育并不等于摒弃考试,只是说,怎样才是二者的最佳结合?闭卷考试只能算是促进知识巩固的手段,因为它的反馈具有极其重要的矫正功能,能促进教学的进展;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口头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审美观念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做更多的考查、评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小学体育课说课
    浅谈贵州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长距离PE重力…
    浅谈青浦区水利水闸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浅谈静电危害防护管理
    浅谈水电工程电气节能设计
    浅谈构建和谐校园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浅谈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