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在他的专著《有效教学方法》指出:“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阅读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阅读教学中品读文字的能力,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一、潜心品读,要抓住细节
教师在课堂上的挥洒自如,语文课堂的生机勃勃,都源于教师对教材细节“体贴入微”的潜心品读!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见解,让其充分表达,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地放纵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点拨、纠正、引领、提升,这就要充分利用文本聚焦点,要求教师在反复研读文本时读出文章的精妙处、深厚处、疑难处,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其进行细细品读,体会作品的意蕴丰厚之处。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字品读鉴赏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语言富有生气,简洁传神,淡泊致远,语言高度口语化和生活化。如何引领十几岁的初中生有效地深入体会呢?教师要做的就是反复研读文本,寻找作品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妙处,把玩推敲,与学生共同潜心品读,体会其意蕴丰厚之处。如“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哪里是古稀老人的文章?分明是个孩子童心的释放!只有热爱生活,满富童心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纯的感情吧!汪老还能用语言造型,有时只用一两个字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样的精彩细节描写,将汪老的率真亲切、质朴醇厚展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抓住这些经典细节大做文章,引领学生或动情诵读或咀嚼推敲或浮想联翩,调动生活体验,逐步深入作品意境,与作者相知相亲。学生的灵感被激活了,回答异彩纷呈,趣味盎然,整个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二、潜心品读,要顾及全篇
品读文字我们强调“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要沉入文本,逐字逐句解读,但这种解读也并非只注重细部而忽略整体。汪曾祺说过:“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是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字一句总关情,鉴赏文章要顾及全篇。应该重视文本语言和情感思想的关系,遵循文章内在的思路与结构解读文章,深入文本;不应该用孤立品读代替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如果品析语言“零敲碎打”,或让学生用填空式、造句式的句子去评析和解读文章,皆是肢解文章,最终使课堂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文章失去了整体美。
三、潜心品读,要拓展“植入”
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和教学,要追求拓展“植入”,阅读同一作者的文学作品或相关信息、背景、其他人的赏析,深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创作风格,在文本对比延伸中求得文本内涵的丰厚和充盈,拓宽教学的视野,让教学变得大气、雄浑。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说生活,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语言平淡而有味。此文的教学重点应如何确定,应该怎样设计教学,需要教师反复深入、广泛对比地阅读,把文章读“厚”再读“薄”。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汪老早年离乡,有难以割舍的乡愁情结。他的美食散文专写炒米、焦屑、鸭蛋、茨菰、荠菜等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乡间普通粗陋吃食,就是因这些食物来自家乡,来自体内温存和宽慰的记忆,“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这是作者无法存放的情感所要试图寻找的寄托和归依。汪老平淡如水的文字在细读和扩读中逐渐散发出浓郁醇厚的酒香。文字立起来,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就水到渠成:体悟乡情;品味平淡自然而与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适当助读资料的“植入”,增加了文本的宽度和教学的深度,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归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之下,课堂教学内容浑然一体,让人意犹未尽。
四、潜心品读,要方法得当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这告诉我们,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动情诵读、静心默读;可以比较搭桥、品词品句;可以情境创设、想象补白;可以语境体悟、补写仿写……要依据作品不同风格特点及具体语境采用不同的方式,大到全文的统筹安排,小到精彩细节的咀嚼品味。总之,要找到适当突破口,采用适当的方式,入得文字,又出得文字,让学生学得主动,收获得有效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