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教学手段;思维动机;学法指导;创新氛围
作者简介:陈业安,任职于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教育局教育教研室。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政治课改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有句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另外,教师还应该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学生感到新鲜而富有兴趣,增强其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助挂图、彩图、表格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可以举行一个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三、要创造问题、倡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想总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化过程,学生获得知识,要靠思维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按照一定程序展开或收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同时,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争论中引发思考。此时,教师再给予精心点拨、肯定、鼓励,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七年级在学习“性格”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聊聊你所知道的性格”,通过“描述性格——猜猜是谁”、“谈谈名著中的鲜活人物”等活动激活学生对“性格”的已有经验,并对已有经验进行强化,使思想政治课脱去说教的外衣,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思维活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创造发明的起点,更是教学反馈的最重要信息。它适合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适合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勇于穷根刨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一思多问,一问多思,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即使思考同一问题时,力求不遵循和固守同一思路,采用同一种方法。例如,九年级在分析有些热点材料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知识来思考等。实践证明,求异质疑是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想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在质疑、论疑、争疑、析疑、释疑、再生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所教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应利用新教材中的“交流”、“探究”、“活动”等,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和加大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有可能地创设换位教学,让学生也来做做教师。例如在讲授“习惯造就成功”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两位同学做“小老师”,讲授讨论的内容,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2.在学法指导方面,由于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利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即要贯彻针对性原则。这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思想动态、家庭环境等有较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学法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更新教学方法,优化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某节课的教法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屡见不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各教学方法要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使学生从“吸取——储存——再现”的传统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并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创造性学习。 
  不同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不同,知识要求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会不同。但同一学科,同一教材,由于不同章节知识构成的不同,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过去经常说“因材施教”,主要都是从学生角度来考虑的,但笔者认为,“因材施教”还应指“针对不同教材,采取不同的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九年级“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可以给学生学习提纲及相应几个问题,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然后采用学生走进社会、走上讲台的方法,让学生关心广西来宾的环境问题、来宾环境整治情况,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在课堂评述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介绍某一个符合实际的事件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同学针对这个发言进行评价,这个过程突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开拓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仁宝.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创新教学探析
    职业院校《中药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中职金融专业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Flex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略论新课程标准下一堂具体课听课评语的书写
    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职前与职后融合理念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对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类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
    浅谈电子商务专业英语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研读的必要性
    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
    打造一个趣味横生的新课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