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发展及人文体育的融合,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为了让农村中学的体育课有所改进,以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创新意识,结合自己本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见解对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商榷。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人文体育
目前,国内部分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大部分还延续着传统模式。随着学校教育教学不断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暴露出一系列的不适应性。深化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人文教育手段,提倡项目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方式,挖掘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简要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完善体制,提高质量。
要完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体制和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以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确实保证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教师要规范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会学生身体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质量,要有计划的、系统的进行学科教学,要科学的适当负荷的进行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质量,完整的进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应试教育的健康发展。
2.培养习惯,规范肢体。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身体姿态以及习惯养成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常规练习抓起,要规范学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体基本姿态,这是学习体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常规练习,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展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常规的集体队列训练,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常规练习,规范身体语言终身受益。
3.精讲多练,科学指导。
身体练习要量化时间、适度负荷 体育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特点,精讲多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要规范指导学生进行身体训练,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适量负荷训练,提高身体练习的承受能力,发展身体驾驭练习的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4.多项并进,全面发展。
通过一个学期的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发现学生没有科学性、计划性的身体练习,学生的运动能力与文化学习不能同步发展,技术类的运动项目教学没有系统性,素质类的运动项目很薄弱,特别是中长跑的耐力项目,学生长途奔跑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系统的身体训练,二是农村学生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营养不良、体能相应较差,三是农村的应试教育突出,忽视体育教学。要想改变学生体能差的状况,首先是要从体制上强调 、重视体育教学;其次是每个体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珍爱自己的学科,重视并规范体育学科的教学;第三要创造积极、自觉参与锻炼身体的氛围,激励学生自我锻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的健康水平。
结束语:
一方面,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环节中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突出新颖实效和多样性等教学手法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
另一方面,体育课堂教学,尤其像我县这样教学条件相对滞后的农村中学要达到怎样的课程目标,又怎样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艺术的发展已经是体育教育者老生常谈的话题。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现有各种教学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给了教师和学生新的机会,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一教学双边活动中都能充分体现并提高,所以,只有真正深化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