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教育:地理活动课
论文摘要:地理活动课能够采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构建更加开放的地理学习环境。本文阐述了中学地理活动课的性质,分析了地理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指出了在中学地理活动课教学中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将忧惠意识教育与中学地理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方法。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孔子的“听言观行”,苟子的“行高于知”,已经意识到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即主体自觉参与,全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的重要性。当今,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地理活动课的设置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在中学地理教材的每单元中均有活动、探究设计,都是与本单元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是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和拓展,真正构建了地理“活”、“动”的机制。它涉及我们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中学地理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
地理活动课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按活动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考察型的活动课。比如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现象的观测;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河流上修建的水库及其综合利用效益,修建水库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防止发生地震等危险。
(2)调查型的活动课。例如指导学生调查本地人口流动或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本地区某一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变化,农民增产增收,居住条件的变化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完成调查报告。
(3)探索型活动课。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探索型活动课的题材十分广泛,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探索和探讨的话题。如地球运动现象的记实,月相变化的原因,潮汐现象的成因,我国东北林区的森林保护等问题。
(4)小型演讲会、辩论会。例如有无地外文明?大气温室气体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吗?我国城市的发展战略正确吗?在课前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好演讲稿和辩论素材,使活动课能够顺利进行。
2 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中外的许多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教学对忧患意识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地理活动课获得亲身参与、直接体会的机会和借助工具进行探索研究的经历。同时进一步学会分享和合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学习,激发创新的冲动和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
3 将忧患意识教育与中学地理活动课有机结合
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其具体方法是: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环境保护的活动课中重视忧患意识教育。在中学地理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所有教材中涉及专题环境教学内容的为典型环保教育课。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环保教育的世界趋向性和形势紧迫性上去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2)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在地理活动课中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用于地理活动课教学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党性。
(3)采用各种形式,在宽松的地理活动课学习环境中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中学地理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为出发点,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树立忧息意识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忧患意识,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而且学生很快在游戏中培养形式的忧患意识,并且牢记心中。轻易不会忘掉。
(4)巧设活动情境,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比如新教材中东问题的活动课,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指出这个地区战争不断、除石油之外,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海湾战争的背景是什么?再如有关日本问题的活动课:日本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的地理条件?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找到问题答案,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使他们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