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言文 语文课堂 阅读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指导诵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有助于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感。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昧,在读中发现问题。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我在教学《醉翁亭记》这篇散文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画同步,让学生伴随着 音乐 节奏进行朗读。当舒缓悠扬的音乐响起时,学生们一个个主动拿起课本,上课时学生精神振作,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看得出学生已完全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二、引导品味,掌握方法
文言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 规律 ,可以引导学生像鉴赏古玩那样品味其中的古典风味。其实,不少文言文名篇都是优美的散又,文章音韵和谐,对偶押韵,读来如风行水上,琅琅上口。有的句式整齐,有的骈散结合,间或运用多种 艺术 修辞手法,艺术性较高。优美的语言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如饮醇酒,如品甘醴,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学习这样的文言名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启发思考,鼓励质疑
“学需问也,非问无以成学”,有疑问才会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去探究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在自由探索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其学习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好方法。
四、注重积累,学会归纳
知识积累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平时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建立“古文知识仓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梳理。如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等。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 总结 以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其中较常见的就是归纳一词多义现象。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