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提高 学生 记忆力
提高 历史 教学效果,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好多学生感到学习历史并不太难,只是记不住。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
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采用了以下一些办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注意力对提高记忆水平,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强化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与形象性,构建逼真的历史情景,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生动的形象吸引人。如讲“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教师可先描述鸦片输入对百姓的毒害,展示吸食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接下来进一步分析鸦片输入对国家的危害,并把它形容为“黑的进来(鸦片输入),白的出去(白银外流),”并以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中的恳切之词来强化学生对鸦片输入严重危害的认识:“(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
第二、 科学 而适时地运用提问语,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心理。讲《
历史 学习离不开记忆,然而如果只注重单个历史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整体的历史 发展 规律 的宏观把握,这样的记忆方法,往往会前读后忘、张冠李戴、顾此失彼,事倍而功半。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将历史知识按专题进行有机地排列组合,就能增强记忆,需要时可信手拈来,驾轻就熟。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记忆力良好的捷径。
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是很重要的。例如戊戌变法的时间:“1898,戍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大(陆)政策、列强不干涉,朝鲜导火线,清朝不备战”等。这样,有一定的节奏,学生记起来又有兴趣,又容易记住。
第三、利用简单图示指导学生加以记忆。
利用图示,可以化繁为简,连横合纵,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简图绘制速度快,直观性强,绘完后教师略加演示学生便可记住。例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在图上画出《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位置,比较其不同点,既可加深学生记忆,又可帮助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