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三代名师执教《月光曲》的案例教学
   《月光曲》是一篇经典课文,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近30年内,已故语文大家霍懋征,如今依然活跃在教学舞台的老一辈名师支玉恒,新生代名师蒋军晶都曾经执教过,演绎出风格迥异,有着不同时代特征的教学经典。
    教学结构不同,反映不同的教学理念
    霍懋征教学片断:
    师:像这样的文章,作者会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写?
    生: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来写。
    师:文章开始有一个——(生:起因)起因也叫——(生:发生)发生以后文章就要——(生:发展)接着怎么呢?(生:高潮)最后——(生:结束)
    师:既然是一篇传说故事,咱们就应该顺着这样的思路来读。
    文本如何表达,就怎样教文本。文本写事,霍老师就依从叙事的顺序进行教学。从整课实录也可以看出,霍老师教学的全程就是按照事情“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束”来推进。
    支玉恒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把最后一段也学完了?
    生:是。
    师:这两段课文学得真痛快!哪儿还没学,再看一看?
    生:第二到第九自然段没学。
    师:好了,你们把还没学的部分再好好读一遍。
    支老师的教学结构,是学生本体结构:学生说到哪,老师讲到哪。这节课,先学完的是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再学中间几个自然段。
    蒋军晶教学片断:
    师:我们来回顾故事内容。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一间茅屋,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生:《月光曲》。
    师: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蒋老师的教学结构,是先整体感知课文,再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寻找原因”,整体感知既是复习第一课时,又是为精读课文作铺垫。因而,教学思路就是按照由总到分的路径逐步走向深入和深刻。
    三种结构,清晰地看出教学结构的时代发展脉络:从紧紧围绕课文的讲解,到服务学生的随机教学,再到蒋军晶老师遵循文本的阅读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让课文学习与学生发展和谐共生。
    教学方法不同,反映不同的教学风格
    霍老师用的是讲读法:一会儿以讲带读,一会儿以读带讲,穿插想象、说话等语文能力的训练。
    师:你们也听听这琴声,感觉怎么样?
    生:平静。
    (生小声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师:听到了琴声,好像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谁能背一背这一小段?(一生站起来背。)
    师:静静的海面,突然间出事了。
    (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段。)
    支老师用的是对话法: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没问题了,老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直到又有问题了,师生继续对话。
    师:贝多芬是什么人?
    生:他是一百多年前德国的一位音乐家。
    师:是个什么样的音乐家?
    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生:我以前从书上看到过。
    师:今天的书里有吗?
    生:有。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今天的书啊?
    蒋老师用的是研究法: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提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不经思考是无法回答的,这就是研究,用研究的眼光提问,用研究的方式回答。
    师: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我觉得她是难以置信,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样贫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不敢相信。
    师:你从哪里看出她难以置信啊?
    生:我从这句话里的两个“您”看出来的。
    师:知音难求啊……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三种方法有共通之处,特别是谈话法和研究法,形式是非常相似的,都是问答式,但三种方法各有侧重。讲读法,老师讲,学生读,老师讲到哪儿,学生读到哪儿,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谈话法,是老师和学生谈话,一问一答,贝多芬是什么人(音乐家)、怎样的音乐家(著名的音乐家);研究法,也是有问有答,但主体是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有思维含量的,是多元的、批判的回答,而非陈述事实。从“讲读”到“谈话”到“研究”,清晰地显示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演变过程。
    资源使用不同,反映不同的教学指向
    教学中,三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伯牙断琴”的典故,可是三位老师却各有指向。

    霍懋征教学片断: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两个人,一个叫伯牙,一个叫钟子期……后来,钟子期死了……人们就把对某个特别了解的人叫“知音”。
    生:我知道了,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所以他决定再弹一曲。
    霍老师通过自己的讲述,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典故。
    支玉恒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故事,我不讲,你们回去查一下成语词典。查一下“高山流水”这个词,故事讲了中国古代两个人的一段佳话,解释了“知音”这个词。
    师:大家再回到课堂上来,贝多芬在这里遇上了什么?
    支老师对典故的引入很特别。只是提了一下,这是一个故事、一段佳话,回家查成语词典,然后迅速回到课文学习上。
    蒋军晶教学片断:
    师:前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对吗?
    生:对。
    师: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伯牙弹琴。你从哪里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因为盲姑娘一听他弹的曲子就能猜出他是贝多芬。
    师:我想起两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打通两个人心灵的就是这段弹奏对吗?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和伯牙与子期一样,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所以他们心有灵犀。
    蒋老师对典故的引入润物无声,与课文学习有机交织在一起,让课外资源成了可以移情的“知音”。
    课外资源进课堂一直困扰着老师,怎么引?引入多少?什么时候引入?通过三位老师对《伯牙绝弦》典故的引入,笔者猜想:霍老师“全文照搬”,一方面为学生理解知音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学生积累的需要。那个时代,学生课外读物相对匮乏,为了理解“知音”,“全文照搬”是需要的;支老师点到为止,体现了教学的取舍——该讲则讲,不该讲的坚决不讲;蒋老师学以致用,把典故巧妙应用到理解“盲姑娘是知音”的全程。三位老师其实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学生不知道的就要清晰地告知;学生可以查资料知道的就没必要花费时间;学生已经知道的就要很好地利用。
    价值提升不同,反映不同的时代背景
    贝多芬为什么要弹《月光曲》?生于不同时代,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三位名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核心价值的取向也明显不同。
    霍懋征教学片断:
    师:这种琴声的变化,说明贝多芬思想感情怎么样?
    生:可以看出他对世道不满。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不满?
    生:从琴声非常激昂,越来越快,看出他对这个世道不满。
    师:还有什么感觉?
    生:琴声越来越快,像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生:说明他对不合理社会的不平。
    师:说明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的不满、抗议、斗争,因为贝多芬自己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现在,他看到穷兄妹俩这样艰苦,他们又这样喜欢音乐,他心里同情、不平的感情一下子都从琴上迸发出来了。
    贝多芬弹《月光曲》是要把“同情、不平”倾诉出来,是为反抗社会现状而弹。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支玉恒教学片断:
    师:这首曲子的诞生,是由于遇到知音,还是仅仅简单的同情穷人?
    生:……
    师:如果是遇到穷人就作曲的话,那是不是他在街上每遇到一个乞丐都要给他弹一首曲子呢?
    生:不是。
    师:对了,所以它是怎么样产生的?大家看我写字。读出来(在“月光曲”前写“有感于知音”),是有感于知音才创作了《月光曲》。
    贝多芬弹《月光曲》是遇到知音并且有感于知音,产生灵感才创造的。支老师作了一个辨析,让学生明白贝多芬不仅仅是为了同情穷人而弹,他是真正为知音而弹,为能真正听懂他音乐的人而弹。
    蒋军晶教学片断:
    师:贝多芬想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纸,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虽然我没有力量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心中照亮。
    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弹上一曲感谢知音更幸福的呢?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我认为他会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造音乐,圆他们的梦想。
    师: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
    贝多芬弹《月光曲》是遇到知音,感谢知音,为知音弹,用音乐把兄妹俩心中照亮,同时,他也在弹给自己听。弹给知音听是幸福的事情,弹给自己听,把情感释放出来更是快乐的事情。
    作为新生代名师的蒋老师,其显现的教学价值的背后,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特征,不仅关注他人,还关注自己、关注社会,是一个多元的价值观时代。从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回到鲜活的人的层面,这不仅是教学的回归,也是人性的回归。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谈以思想建设推动名师建设
    论以思想建设推动名师建设
    浅谈以思想建设推动名师建设
    浅析三代领导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共同…
    浅谈“名师工作室”应成为骨干教师专业专业…
    简析名师及其成长的案例分子与启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