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把要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是修改自己的作文主要不是照抄就是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考虑的。可见,学生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 修改能力 提高表达能力
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看来光教会让学生写文章是不够的,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让他们能真正的把自己的文章提高到一定程度。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我们知道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腹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的修改中。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据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由此可见,修改不仅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新《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一性质及学生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确实是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任务是相当艰巨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第一步,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为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一般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学生的预作往往是粗糙的,不完善的,必须经过认真评点修改,才能使作文血肉丰满起来。第一步的修改要求全员参与,集体改。学生完成初稿,我先通览全班的作文,找出共性的问题,选取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片段。征得学生同意后,用视屏展示台投影出学生的作文,让大家自由读投影上出示的片段。然后拿出自己的“点评手册”,围绕单元习作要点进行评议,随读随记点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见解,把作文中的优点谈充分,不足谈具体,点评有理有据,修改适“实”适度。小作者再谈想法,或接受,或质疑,或谈修改设想……学生独到的点评,有创意的见解,教师满腔热忱地给予充分肯定,对于点评不足的地方,教师再加引导,并予以热情的鼓励。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表异见、谈独见、抒创见,充分品尝修改的乐趣。教师适时总结全班在习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指点修改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信息形成全方位的流动,完成学生自改作文的第一步。
第二步,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再进行面评面改。在学生自主习作、集体评点作文后,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批改。通过“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点拨沟通-再次修改”,让每个学生作凭借各自的习作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张中行先生说:“我的经验,写文章,写了一些,尤其中间停一会的时候,继续写常常要念念前面的,以期意思和语气能够顺下来。念会发现一些小的不妥,要随发现随改。”修改作文时,教师不光要求学生看作文,更要求学生“念”。一路念下去,学生便会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疏漏之处,主动修改。尔后,再和学生共同念作文,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停住,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导在学生习作的关键处、疑难处,导在无形与有形之间。“哪个地方应该调整,哪个地方应着力渲染,哪个地方应作补充说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修改的方法,提高修改的能力。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仔细体会批语,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一步。
第三步,在面批面改之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修改。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后,由学生自行修改,自行选择修改方法、修改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
最后,修改要求因人而异。就一篇修改得一般水平的作文来说,如果是出自一个优秀学生之手,则认为“不够好”,但如果出自一个后进的学生之手,则认为“不错”。“文如其人”,“知其人,才能更好地论其文”,因此,同样一篇作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第四步,教师一边对照查看他们的修改情况,一边对誊清后的作文再次进行批阅,然后批上成绩,这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第五步,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
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修改后的作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他们作文后多修改的内驱力,变写作后的“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
实践证明,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只有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自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