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校园文化小学语文教育资源影响
论文摘要: 新时期,校园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资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从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校园文化对拓展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的空间、明确语文教育的导向、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感染力、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灵活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语文教育往往把语文课程的作用狭义地定义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工具。虽然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2003版的《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论述课程性质时,终于确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强调:“小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课程除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外,还肩负着人文教育的使命。
不论工具性也好,人文教育也罢,要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都必须从语文课程资源上体现,也就是语文教育资源。所谓语文课程资源,朱绍禹先生认为:“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而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把语文教材狭义地等同为语文课程资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一本教材,一个大纲,一册教参,一个课堂。语文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和枯燥性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和生活体验不相适应。一方面,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青春年华,他们心中对语文学习充满着想象、憧憬和期待,他们希望语文教学不局限在教室的狭小环境里,而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面向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他们希望语文学习能够放飞自己的思维和心灵,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想象和体验真善美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语文教师往往固守于课堂教材,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能力培养,语文教学程序化、刻板化,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难以体验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脱离现实的语法分析、段落分析、归纳中心和缺乏语境的文言练习,等等,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想象的空间,把语文学习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方式。在写作上,不少小学生的作文存在着无病呻吟、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胡编滥造甚至抄袭等文风不正的现象,假话、大话、空话屡见不鲜。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过多地强调内容要有意义、有思想性,侧重于它的社会价值取向。
美国教育家华特·乃·科勒涅斯克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凡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人士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语文成绩突出、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哪个不是有着广阔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所以,仅把语文教育、语文课程资源禁锢在规定的统一的教材中,那是不会有灵动、和谐、创新的语文教育的。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打破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樊篱,就必须首先从语文课程资源入手,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宽语文课程资源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素材。
《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指出:“小学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完美的课程改革也难以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本土的资源和经验、让学生的日常生活进入教学之中。
校园文化作为当今学校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进入学生的经验世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课外活动或者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包括学校环境、组织制度、人际关系、舆论风气等多方面的内容。校园文化充盈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一个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个体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总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他,伴随着他的成长。校园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使它在塑造学生人格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资源到底有哪些影响?
一、从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看
(一)拓展语文教育资源的空间
优秀的校园文化随时随地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人奋进,因为其中折射着学校传统、思想、精神等,能培植出师生员工的内心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促使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学校的凝聚力。正如张楚廷教授所说:“显然,人在环境中并非完全被动的,不能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必然只有什么样的人,甚至还可以说,环境,尤其是观念环境还是为人所决定的,然而,毕竟当人对环境产生好感,产生从众感、认同感的时候,环境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或者在环境(或其局部)具有特别大的诱惑力的时候,影响也就特别大。这种分析也告诉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建设学校隐形文化。”可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规划到最终完成,都不仅仅是纯粹的物质资源建设,更重要的是语文教育资源建设。
(二)明确语文教育的导向
校园物质文化可谓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导向,它是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也认为,学校应当是一个快意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培养成真正可贵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见过,或者反过来说,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而会产生堕落的性格,也不会有的。”
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广播、宣传橱窗、花草树木、山石盆景、墙报标语,无不对师生员工的行为举止产生导向作用,就连洁净的墙壁也仿佛向你我告知:不要破坏这优美的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些教育家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如陶行知先生呕心沥血创立的晓庄师范,苏霍姆林斯基耕耘了数十载的巴普雷什中学,陈鹤琴主政时期的南京师范学院等。
二、从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看
(一)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感染力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又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活动文化寓抽象的道理于各种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气氛的熏陶中,激发其思想感情,陶冶其道德情操,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审美能力。譬如在阅读文艺作品或观看校园剧的过程中,几乎有一种牵制力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情节或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受到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启发和教育。参观校史馆或演唱校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生动形象、激奋人心的优良传统教育,萌发起为母校争光的情愫。各种文艺和体育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增加竞争意识。高雅的艺术作品欣赏或优美的歌曲演唱,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校园活动文化就是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自我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二)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灵活性
由于课堂教育的整体性、统一化,大多数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是显示其共性,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由于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学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学生成长中的差异和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外拉开的。因此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学校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可以亲身投入实际场景中去探索、去发现,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智慧、激发了求知欲,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学生们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自我开掘个性的潜能,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良好形式,因此,由校园文化而带动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2]余昱.走向学校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顾黄初.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