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剖析人文素养的内涵,解析语文人文性教学的现状,来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三点看法。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人文教育。二是挖掘文章内涵,渗透人文教育。三是指导课外学习,培养人文素养。以期培养出语文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备的现代优秀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养 内涵 现状 培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人文过程,是一项基础性多元的人文活动。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包含着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领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应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素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人文即人本、人性、个性、培养感情、追求价值、关注人生。总之,我们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2.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即追求心灵的完美性。3.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和宗教情感,并强调人的自然情感与道德理性,审美理性相统一,确立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唤起人们的宇宙关怀,生命关怀。4.高度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5.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语文人文性教育的现状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尴尬的时代,人类跨进了物质的天堂,却跌入了精神的深渊。理想缺失、心态失衡、个性扭曲……已成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或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把语文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导致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尤其是当语文沦为应试教育的一种工具时,语文教学异化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程序操作——千篇一律的思想,段落,技巧分析,压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山似海的标准化试题,肢解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字形象;学生终日埋头于字、词、句、陷身于语法,修辞,逻辑,苦不堪言,无从自拔。种种状况,反映出原是语文特有属性的人文性,就目前而言,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导致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作如下尝试。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人文教育。
鲁迅曾提出立国”必先“立人"的教育思想 .所以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必须具有人文教育的意识,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中拔出来,要让他们意识到在字、词、句的背后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内容,这会让他们明白如何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如何才能做一个健康的"人”。
要有人文教育的意识,即教师在教每一篇文章前,先要仔细揣摩文章所蕴含的人文要素,教学要点中必须体现其要素,且将其分解到整个课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有人曾说,天下文章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理”。这“情”“理”二字共同筑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两个字,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对作品进行毫无生气的语言剖析。不管是何种文体的课文,都必须因文而异,把其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挖掘出来。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更应该如此,因为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既是作家对历史的写照,又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2.挖掘文章内涵,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教材中多数课文都有着大量的人文精神内涵,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真情,友情等亲情;投向对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关爱、反思,渗透着深刻的哲学,美学思想及强烈的思辨色彩。
如《陈情表》(人教版选修教材),本文主要阐述了李密对祖母的孝情,“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孝是我国优秀传统,而现在学生生活优裕,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会顾及父母的感受,所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很有必要,要让他们由此及彼,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与不易,以后尽自己所能去为父母分忧 。本文尽展人性美的魅力, 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供了好材料。 再如 《苦斋记》(人教版选修教材)一文 ,文中阐述了“乐与苦相为倚伏”“苦之为乐”“苦生于乐”的道理,就很有教育意 义。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高了,学习环境好了,但认真学习的人却少了,他们整天抱怨学习很苦,生活单调,没有一点乐趣,缺乏上进心,忘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通过本文的教学,就是要告诉学生:苦和乐是形影不离的,正所谓“苦尽甘来”。孟子也说过:“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避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经历了常人难以受的苦才能体会到常人无法拥有的乐,这就是“痛并快乐着”的境界 ,这就为学生以后努力勤奋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动力。通过文本解读,倾听文本声音,触摸作者心灵,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回应文本中的喜怒哀乐,用心察,用心悟,释疑解惑,这样文本义才能生成,新的视角才会形成。让学生通过阅读,用心感受、体验,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妙语连珠,眉飞色舞,兴致高涨;教师怦然心动,眉开眼笑,神采飞扬,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灵性,教学对话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散发着浓浓的深情,透发着撼人心魄的魔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体悟、去感受。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变,是创新,对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不断翻新。有的文章适应整体感知其精妙,只能采用“囫囵吞枣”式的方法,才可以把握好它的思想;有的文章却适合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才能感知其精髓;有的却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3.指导课外学习,培养人文素养。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个体的与集体的,社会的与自然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直接的与间接的,广阔的生活领域,用眼睛、用心灵、用身体去阅读实践这一步无字的活书,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电视来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感知时代脉搏,其次,利用好学校图书馆,让学生博览群书,感知其中的人文气息人文底蕴。最后,刘国正先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和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因此,语文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用心感受,真情体验。组织学生游览名胜古迹,让他们在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中感受积累人文精神;针对社会事件,引导学生深思、探讨,形成自己的文化感、历史感,生命意识以及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深切关注,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懂得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中,落实在课外阅读的一点一滴中,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文素养正如春雨的滋润必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必将换来桃李的芬芳,参天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