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中强化语言教学,充分挖掘课文中丰富的语言素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如果语文课堂中只注重讲述,以分析课文内容、情节为主,把语文课变成故事课,对好词佳句的分析就不够全面细致,往往是笼统的指导理解。长此下去,学生即使读了几年书,学了几百篇文章,语言收获也不多,写作文时依旧词语贫乏,文句不通,表达平淡。如果语文课中固守刻板的串讲、串问,则有可能把一篇篇精美动人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如何强化语言教学?笔者认为应落实好以下几点:
一、精选
要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爱学、乐学,离不开精选内容的教学。在一篇课文中精选部分语句加深教学,不搞面面俱到。精选的语句原则上是重点、难点和有特点的,抓住这些语句,依文品味,体会语言运用的特色。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的“探”、“攀”、“缩”、“倾”等生动的词及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的栩栩如生,使我们不仅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至爱,而且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写出了湖的丰厚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了湖的滋养和哺育,“撼”字衬托出湖水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一“蒸”一“撼”动感十足,写出了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可见教师抓住文本中运用精妙的语言,就可使学生有形象的认识,深刻的理解。
二、思考
让学生思考有价值的语言。真正理解语言,才能进而掌握和运用语言,产生收获的喜悦。
首先,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思考。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对眼前青海湖的描绘,“那蓝锦缎似的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若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思考为什么要用“水灵灵”、“蓝晶晶”、“像玻璃浆液”、“又像眸子”等词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定能品出词语运用的独特之处,是为了体现湖水的“蓝”,体现它的“梦幻”。“蓝晶晶”,指蓝得发亮,恰当地表现出湖水的色彩。“水灵灵”,富有动感,活灵活现,也正符合波动的情景。句子使用这两个词语,使湖水显得更加娇美可爱。作者采用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给人们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其次,是在语言的对比中思考。
如《鹤群》中写鹤群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的选段,用的词语“飞转”、“飞舞”,可另找近义词“飞翔”、“飞旋”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丰富学生的词汇。再者,启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思考。如《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想象中的雪景,生动具体描绘出雪后红日当空交相映的壮丽景色,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文句斟酌品味,思考赏析,才能获得美感,才能学有所获。
三、阅读
要学习语言,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感受,所以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读”,应当是由自读到品读,逐步加深印象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探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作品所描绘的画面中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相互映衬。“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的美感。
《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字句稍有变化,第一节是“轻轻的”,最后一节是“悄悄的”,第一节的“作别西天的云彩”则换成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就在原来轻柔缠绵的情感里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的色彩。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两节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诗歌语言的美。通过以上教学,就可让学生感受语言形象、生动、简洁、概括的特点。
四、运用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学生通过教师的精讲,自身的读与思考获得知识后,还要通过写作训练,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在课堂语言教学中,教师训练的设计应力求题型的变化灵活并富有启发性。可以是创造性的运用,抓住课文中的典型词句或表达方式,安排一些由仿到创的练习。
《白杨礼赞》中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尤其象征……”这一长句,先果后因,“尤其”比“不但”更进一层,突出我赞美白杨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也可以在修改补充中运用,如设计一些有待修改、补充的句子、段落,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词语、句式,使之更具个性、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积累词汇,把握语言,提高语文表达能力,达到由知识向能力迁移的目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以上“精选”、“思考”、“阅读”、“运用”的教学原则,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使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