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者认为,文本、社会和生活都可成为语文课程的开发源,只要教师努力发掘、积极利用,就能扩大语文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潜心挖掘教材资源
现行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有些教材具有开放性,为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教师只要在教前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挖掘教材资源,就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荔枝》一文通过回忆特别喜爱荔枝的母亲生前一直为儿孙着想,总把大个儿的荔枝给“我”吃,临终前把“我”特意给她买的新鲜的荔枝都给了小孙子吃。这伟大的母爱使作者难以忘怀。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短短的一句话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里作者只是写荔枝吗?你感觉到了什么?由年年红的荔枝想到了什么?此时作者还想说些什么?以此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再让他们说说阅读体会时,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情感升华了,感慨便如泉涌。有学生说:“读了课文,我想起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报酬,这个人叫妈妈,这种爱叫母爱’。”也有学生说:“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此时,我想起了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文本,不是文字的简单组合,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的,语言中饱融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这些潜在的、隐性的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能轻易从文字的表面看出来的,需要教者潜心挖掘,然后为学生点亮一盏航灯,提供一个平台。
二、巧妙抓住生活资源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是一本无字之书,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进而使学生学会生活。课内、课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事都是可开发的资源。
一次语文课,课前我让学生买一张彩纸,准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教他们折叠不同姿态的鸟。课上检查时,调皮大王小军哭丧着脸,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妈妈不给钱买。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小军妈妈为什么不给钱买吗?”学生认为他妈妈怕小军浪费,怕他买玩的,怕她买吃的,怕他打游戏机。我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小军有“前科”,于是继续引导:“妈妈这样想,你们怨她吗?”学生都说不怨,且说妈妈挣钱不容易。我让他们说说爸妈挣钱怎么不容易,接着我说:“爸爸妈妈实在是太辛苦了。可是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我们的学习。同学们,今天我们买彩纸是为学习服务的,我们应该想办法说服你们的妈妈,让她心甘情愿给你们买才行。我建议,咱们给小军想想办法,怎么样?”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跟妈妈说理。”有的说:“妈妈让我买东西时,我先斩后奏。”看时机已成熟,我便让学生自拟题目把当天的事写下来。巡视时,我发现学生作文题目很有趣,如《张军有困难了》、《我们的金点子》等。而小军的作文题目是《就用这一招》。第二天,小军果然把彩纸带来了。我再次抓住这一“资源”让学生演一幕课本剧,没想到学生的兴致依然是那么浓。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是人们写作不竭的动力,生活是一本巨大的、鲜活的教科书,让生活走进课堂,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犹如为他们增添了兴奋剂。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思维就活跃了,表达就有新意了。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实践,这是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学以致用则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适时引用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广阔的,自然风光、广告画廊、节日活动等,可以说社会处处皆语文。只要教师想方设法适时把社会资源引入课堂,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0 年9 月26 日,是淮安第三届淮扬美食节,为了这次美食节,淮安市文化局组织了淮扬菜擂台赛,电视台也安排了“一日一道名菜介绍”节目,各大小餐馆以淮扬特色菜对外营业,价廉物美。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通过看、听、采访等方式,了解淮扬菜的由来、发展、特色等,然后让他们以餐馆厨师或餐厅服务员的身份介绍淮扬名菜,并要求他们回去学习制作一两道淮扬菜,学生兴趣盎然。
纷繁复杂的社会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适时把社会资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将个体融于社会,将来施展才华服务于社会,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