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对初中语文教学,追求高效课堂和有效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但虚拟情境的教学,他不是教学情景真实还原而是创新,它对教师的教学创意要求很高。因此,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必须遵循恰当的原则。
【关键词】语文教学;虚拟情境;创设原则
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制造与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虚拟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的一种教学模式。与客观情境教学相对而言,客观教学情景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境,不是经过人为再加工优化的典型环境。两相比较,语文虚拟情景教学运用得比较少,原因是他不好掌控,他不是教学情景真实还原而是创新,它不仅要求教师明确的教学目标,熟悉自己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还要有很高的教学技巧和很强的教学创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前导入、文本解读、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写作训练等环节,都可以恰当的创设虚拟情境进行教学。当然,创设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要适度,不能滥用,要遵循一定的创设原则,从高效课堂和有效学习来看,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教师的教学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离你的教学成功也就不远了。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是很多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理想,有的语文老师教了很多年的书,没有几个学生喜欢他所教语文学科,没有几个学生喜欢他上的语文课,以至于让自己的理想变成了梦想,其原因就是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死板,缺乏生气。要克服这种死板陈旧的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想想学生学习中的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为原则,创设语文虚拟情境教学。
以课堂导入为例,课堂导入要激趣。可采用提问激趣,故事激趣,猜谜语激趣等等。提问激趣:如教《吆喝》一文,你听到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们的吆喝吗?你能学一学吗?你能从中体会这些吆喝的含义吗?下面我们来学习萧乾的《吆喝》,看看老北京的吆喝有何特色。故事激趣:如教《女娲造人》的课前导入,就可以创设情境,可以从学生喜欢听神话故事入手,讲神话故事《盘古开天》,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生谈谈自己听神话故事的感受,教师归纳神话故事的特点,然后引入新课《女娲造人》的学习。
2 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和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
如教《变色龙》时,让学生阅读了小说以后,我说:“大家看怎样学习这一篇课文?”“来表演嘛!”没想到有个学生大声说,我说:“怎么演?”同学们到来了兴致了,有分角色自说自演,有一个人用不同的声音演,还有一人读另一个人演……我看这个也不失一种语文学习呀,就同意了。没想到这节课很成功,同学的参与热情很高,表演很投入,更没有想到的是,出现了中外两个版本的表演形式。
3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就是有效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应是,原则加技术加创新三者的完美结合。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原则,以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为技术,以师生课堂教学共同体的建构为创新。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原则出发,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可分为预设和生成两种。
3.1 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预设。教师要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创意的设置一些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加课堂的容量,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对他争议声不断,我们不可否认他的优越性,我不能因噎废食,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的亮色。如教《香菱学诗》一文,就可利用多媒体链接与小说《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和背景资料,了解人物的身世;还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与课文有关的视频,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理解,同时也受到了审美艺术的熏陶。
3.2 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生成。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作,是师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共同生成问题,有创意的利用生成问题进行教学,生成性的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生成性的课堂是真正的有效性的课堂。如在教李清照《武陵春》这首词时,有学生自学后,提出了全词是写“愁”的,为什么又有“闻说双溪春尚好”的“好”呢?这时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分析,通过讨论和思考后,学生就会得出这样好的春色,这样好的美景,无法引起词人的兴致,可见她的愁绪是多么的难遣,忧愁是多么的深重,才有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感慨。很显然,这样的学习比老师的生硬的灌输要来的自然,来得真切。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的提高与逻辑思维的锻炼,是虚拟情境教学创设的思维力培养原则。因此我们在虚拟情境教学中,诱发其想象,启发其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去认识问题的根本,发现未知,为达到目标而去解决学习问题,充分发挥智能潜力。语文虚拟情境教学创设中,图画和音乐的运用是最为普遍的。通过想象,丰富文本为我们描述的形象,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水平的提高,确实是虚拟情境教学创设的一个重要目的。以教材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两种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
4.1 使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教材内容。例如: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后,让学生画一画三峡春夏秋冬的美景图,体会三峡的一年四季的美丽;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不妨听一听依据该词改编古名曲,体会一下作者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情感真挚的美妙。将文字变换成图画和音乐,既要依据课文原有信息,又加入读者的再创作,丰富了学生的认识。
4.2 开展扩展性想象活动学习。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学生对于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后,不妨追问“难道这篇课文只是批判,有没有表达其他感情?” 的讨论,由学生各抒己见,从而进一步深刻的领会、挖掘原作的文章主题内涵:作者不仅有对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的批评,还有对像孩子约瑟夫具有善良、同情心等美好人性的呼唤。
5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生长环境,所以,人从自然属性上还是社会属性上讲,有着共性的同时,也有个性。我们过去的教育注重了学生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教育当成了产品生产,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个性缺失,创新能力低下。反映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现象,是教师是权威,学生惟师是从,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学生的个性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要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创新,理应是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如作文课上,让学生看《2012年》的美国电影片段,专门其中截取了地球大爆炸的镜头,让学生看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想象性作文。有多学生想到了生命的脆弱《命悬一线》;有的同学想到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自作自受》;有的学生想到了星球移民《人类的第二故乡》……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必须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高效课堂教学出发,进行有创造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吉林 《李吉林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2]赵松勤 语文的多元情境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