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 几个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能注意好几个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是哪几个结合呢?即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听读与说写相结合;学与思、问、习的结合;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结合。现据笔者教学实践就“几个结合”略作阐析:
    一、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初中学生学语文,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不应去包办,不应讲得太多,分析得太细,板书得太多,否则会挤掉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学生的自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牧羊式地放任自流。
    例如,新学期开始,尤其是对初一年级的新生,必须上好自学教育这一课。明确告诉学生自学的重要性,必要性,自学的方法及如何养成自学的习惯,让学生心中有数。
    新课一开始,就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边指导边实践。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审题,如何读课文,如何查词典,如何有效地识记、背诵,如何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如何寻找佳词、佳句、佳段。学生心里有了底,在学习中,就掌握了主动权。以后,每接触一篇文章,就会跃跃欲试地去分析。事实证明,学生是喜欢自己动脑筋,而不喜欢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这正如数学课中,教师只要讲清定
理的推导过程和解题的方法,再示范性地解几道例题,不必每道习题都做给学生看一样。当然,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差异,不可能所有同学一下子全学会,但只要教师有耐心,引导得法,认真坚持,学生是会在周而复始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并循序渐进的。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语文,不能囿于课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何才能把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讲故事,另一种是写日记。
 1.通过课前3分钟的讲故事活动,促进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花上3分钟,让学生讲个小故事,或谈点社会见闻,再略加评述,既评内容,又评讲法,肯定长处,指出不足。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看书看报,去关心周围事物,把收集来的信息,经过提炼,在课堂上反馈给老师、同学听。完成认识上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还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胆量。为让学生机会均等,有备无患,可,以按座位轮流。一个学期中,每人可以上讲台演讲两次。
 2.通过写日记、周记、随笔,促进课内外有机结合。
 写日记,教师在课堂上指导方法,并朗读几篇摘抄来的日记佳作,以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模仿着课外写。初一时,每天一篇,初二时,改为写周记,到了初三,就可以写随笔了。“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生在写日记、周记、随笔中,不断地锻炼思想,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周围事物中寻找素材,而且可以随时把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和课外收集来的信息有意无意地运用进去,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听读与说写相结合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它们都离不开思维能力。
语文学得好的人,思维能力就强,思维能力强的人,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不会弱。但是这四种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也不应该把它们割裂。

1.听与读的结合。
 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既可纠正他们不太标准的语音,还可以让他们从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中感受作者美好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听完录音,就让学生模仿着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读与说的结合。
 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复述,是读与说相结合的好办法。为了复述得好,学生在默读时会更专心。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有目的的行为可以倾注更大的注意力和意志。学生全神贯注地有意识地去强记关键段落,关键语句,在复述时,把它们从自己的口里吐出去,完成了对语言信息吸收与反馈的全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则在默读、强记的基础上,又受到了一次听力的训练。
 3.听与说(或写)的结合。
 有时,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然后叫学生说出(或写出)故事梗概和感受。这是听与说(或写)的结合。这样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视野,又锻炼了他们的听力、概括能力、评述能力和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完一篇典型的课文后,让他们模仿着写一篇同类型的文章,或对课文进行缩写、对某一精彩段落进行扩写、去掉结尾段落进行续写和只变文体不变内容,或只变内容不变中心思想的改写,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能让学生在模仿中有创新,可以减少他们在写作中的盲目性和畏难情绪,提高写作的兴趣,进而增强写作的能力。
    四、学与思、问、习的结合   
    在指导学生自学语文时,要强调学与思、学与问、学与习的结合。
    可以用古代大教育家的话指导学生。如“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又如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提出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清代文学家刘开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并指导他们实践。
    五、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结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科、知识科、能力科、文艺欣赏科,更重要的是思想教育科。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外壳。没有一种思想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离开语言而得到表达,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同样,没有一篇课文不把丰富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并把它与各种语文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语言材料的同时,得到各种有益思想的熏陶。不要把思想教育当成语文课外加的补丁,切忌在语文课上进行喊口号、表决心式的灌输,或牵强附会地“引进”,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反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具体做法上重视“几个结合”,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上,要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把握的。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初中地理教学浅探
    浅析小学语文多种识字法教学
    中职金融专业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论如何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
    改革作业批改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浅谈
    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微见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指导初中生写议论文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多维视野中的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