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也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新形象的过程。
关键词 想象 意境
它或是根据语言描述和图样示意,在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如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述或插图,而在脑中形成了某种形象的东西;它或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二创新形象,乳学生依照脑中事先构成的某种事物形象,而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或绘图出来。这种人类才具有的想象力,是一种直觉和创造的功能,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和科学发展的必备能力。想象力的巨大作用是为人们所公认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是在因素。”在科学、艺术中杰出的人物,有哪一个不是与驰骋的想象力连在一起的呢?那么,如何加强以想象为重点的艺术分析呢?
一、讲清作家想象的意图
想象这种人类才独有的创造才能,总是受人的意识倾向支配,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也就是说,不论作家的想象力如何丰富,都是为塑造某种形象、为表现某种主题思想服务的。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想象飞越的佳篇。作者不事权贵的反抗精神,使他在这首诗中展开了积极想象,展现了梦幻中天姥山的雄奇瑰丽和神仙世界的光辉灿烂。但由于作者遭到了权臣宦官的排挤,政治上失意,心中积蓄苦闷而又不得排泄,这便给诗中带来另种想象:“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他认为世间万事都不过象一场游仙的幻梦,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寻仙访道德好,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表现了逃避现实态度的消极想象。如此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想象的“方向”性,亦能更深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分析想象的个性色彩
所谓想象的个性色彩就是指作者的独特风格在想象中的独特表现。由于构成风格的作者思想、个性、艺术修养诸多因素,存在着千差万别,所以不同作者的想象,便有不同的个性色彩。我们在进行想象的艺术分析中,可多运用比较法,讲到某个作品中的某种想象,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进而加深印象,初步理解想象的个性色彩。
比方说,由于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观不同,对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想象。同是处在唐朝内乱外患动荡中,杜甫关心人民疾苦和国家前途,想象落在“感时忧国”上,写下了“三吏”“三别”这样感人诗篇。但也有些诗人的想象笔触只落在风花雪月的吟咏之中。同是“闻蟋蟀声”,陆游从忧国忧民的感情出发,联想到“州府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感慨而作《夜闻蟋蟀》,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而沉醉声乐的姜白石却只联想到骚人愁妇,“离宫吊月”之类。
再如,热情豪放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出了想象奔放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沉雄稳健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却写出了另番韵味的诗作: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笑,到处潜悲辛。”这便是由于诗人创作个性,性格气质不同所致。
作者的阅历深浅和艺术修养高低的不同,也会使想象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来。同是咏雪,有想象新奇清秀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毛泽东千古独步的《沁园春》:这词从时间、空间上进行艺术概括,纵横数万里,上下几千年,联想浮翩,尤其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句,更是奇伟,“雪”被赋予生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雄浑开阔。达到这样高超的境界,同作者渊博知识,谙熟历史是分不开的。在教学中,这样有主有次,主次结合地进行一些比较,不是也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吗?
三、按形象思维特点探究作品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内情和外物相融合的生动画面,是作者通过形象思维所创造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创造词的意境时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风格,自成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创造诗词的意境如此,创造叙述性作品的意境也是如此。想象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创造意境,无想象即无意境的创造。所以,想象同意境时密不可分的,把学生引进作品的境界中去,便是对想象的一种理解过程。
通过意境的分析去理解作品的想象,要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具体形象和生动画面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脑中再现一幅幅的画面来。王维《山居秋暝》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正是潺潺的溪流声才让你觉得寂静,空旷。静动结合,视听结合,使得画意盎然,令人陶醉其中,完美地诠释了秋天的月夜。诗中景物层次鲜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雨图。整首诗的意境就在一幅山水图中缓缓展开。从构图结构上看远景是空山新雨,天气晚秋,近景高处是明月照松,清泉流石,近处是浣女与渔人。这样有层次的形象地讲述诗所展现的一幅幅画面,学生就能由浅入深地欣赏想象诗的意境,亦领悟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当然,讲清作者展开想象、创造意境的手法,如比兴、夸张、联想、象征等手法,也是有助于加深对想象的理解的。
四、克服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
想象是在已有的感性材料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人的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知识素养和生活经验,既是发展想象的依据,又是理解想象的基础。生活接触面越宽,知识越多,对作品所展示的想象就理解得越深。为此,要重视扫除词语障碍,讲透关键词句,特别要注意给学生以词语的实感。另外,学生对作品中某些生活形象缺乏类似经历、难以理解的,教师就要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中的感性材料,去引导他们增添某些经验,以加深其理解。生活经验多了,学生也就更能理解作品所展现的丰富的想象了。此外,还应注意把握不同体裁的作品所包含的不同想象特点,如小说的想象,主要体现在整个作品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诗歌要注重情景交融和语言形象,散文则要多从意境的开拓中去理解作者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