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行和祖国的强盛。重视青少年教育是我国跨世纪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来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到国外频繁发生的校园枪杀案,都暴露出现代学校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方面存在弊端。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显得非常重要,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才能保证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崛起。有位作家说过:“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最关键的只有几步”,此话富哲理。青少年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易接受,思想非常活跃,但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在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下容易产生情绪冲动,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顾后果,甚至会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很突出,根据调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化的方向发展。分析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其中缺乏法制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曾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所以法制教育必需从小抓起,使青少年能形成自强自律,自重自爱,养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格,把握好人生的每个关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也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远大工程。
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青少年法制教育缺乏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一是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虽然各地设立了综治办,成立了“关工委”等机构和组织,但缺乏通力合作,法制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二是各职能部门对法制教育的工作责任不明,缺乏统一的协调主管部门,无法各尽其责,各司其职,这就使法制教育出现盲点。
(二) 学校教育和管理存在弊端。
一是有的学校“重智轻德”,没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同时校园文化的单调导致学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二是学校法制教学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教师。多数学校聘任的法制副校长,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对问题学生关心教育不够,把后进生、双差生和失足生归为“问题”学生,歧视对待。三是家庭教育。有的家庭对孩子从小的不良行为放纵或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加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学校与家长之间没有固定的联络方式。四是家长观念跟不上形势。一些孩子没有考上高中,家长让他们过早踏入社会后,由于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加上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长期来,我国人才培养过度重视知识导向,课程教育缺乏全面性,欠缺良好的文化熏陶。这些既影响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也制约了法制教育作用的发挥和实践,这样必然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三、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一)由党委、政府负总责,切实重视教育。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由党委、政府牵头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网络,把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纳入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由党、团、司法、教育、综治等部门联动地开展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活动。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培养适应社会建设的人才。
学校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教育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法制教育必须同普法工作相结合。按照国家“五五”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育。主要学习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播放法制教育的电视、电影等,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创办法制园地等。利用“法制宣传日”与司法、公安、交通等开展法律咨询,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同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要把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既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关爱有“问题”的学生,增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长期进行。青少年违法犯罪都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开始的,学校要抓住青少年品德、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校应配心理医生,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开通心里咨询热线,解答学生遇到的心理和身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渠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不断改进家庭教育,应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教,不要让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引导孩子把课余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投入有益的学习和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权利,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格局,优化学习环境。
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是全社会和各部门的责任,要齐抓共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政法、工商、文化、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不良娱乐场所进行清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娱乐场所等。关工委、妇联、工会等社会团体要关心青少年,多层次、全方位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经常组织青少年参与爱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之,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安宁。只有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强化青少年的法制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才是我们加快法制化社会建设步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