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略解语文个性化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正在蓬勃展开。其实,研究性学习并非现今教育的独创,其历史渊源,大致可追溯到我国春秋时期。我国教育始祖孔子曾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教育主张,有“学而时习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这可算迄今为止最早的渗透着研究性学习智慧的教育教学方法。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颇有研究性学习的意味。
  而今,当我们感到现今教育的错位与滞后,大张旗鼓倡导新的教育方式——研究性学习时,由于没有充分地思考、研究和实践,致使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跌入误区:认为仅仅是课外活动,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某项研究,写成某一论文。更有甚者,企望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搞创造、发明,以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由内而外,即研究方向由文本、课内向课外、校外拓展,简称课内研究性学习。二是由外而内,即由课外、校外向校内、学科回归,简称课外研究性学习。课内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在研究性学习中,个性化阅读与个体体验,则是十分重要的。
  近日再次拜读语文特级教师周红阳先生有关——“本”、“四度”的论说,即“本——语言本体”;“四度:厚度——语文教学的基石;宽度——拓宽语文教学的边界;亮度——弘扬语文教学的精彩;深度——提升语文教学的品位”,颇受启发,联想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欲以此文就教于大家。
  一、以语感为本
  语感,简而言之,是对语言的感受、感悟与感动。这是需要长而久的“学”与“习”、“阅”与“读”而形成的能力,也是语文“教”与“学”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文本阅读,首先映入视觉的映象是语言文字,进而给人意象的是思想、观点,进而给人情动的是情感、情操。换言之,对文本的阅读,第一是倚靠语言文字刺激读者对文本的感受;第二是凭借文意诱导读者对文本的感悟;第三是批文入情、批文入理激发读者对文本的感动。而缺乏感受、感悟与感动的“读”,只能是机械地“读”,枯燥地“读”,索然寡味地“读”。
  考察我国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阅读,不难发现,小学生偏重于从感觉出发,对感受有趣的文本有较浓厚的兴趣,即通过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获得兴趣盎然的效果;中学生偏重于从知觉出发,着意感知文本的知识,以获取全人类的知识成果;大学生则综合各种感受器官,着力于对文本有选择地、深入地个性化阅读,感悟文本的事理、道理与哲理,以吸收全人类的理性成果,并加以自己的思考与选择,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以独特认知为要
  所谓个性化阅读,即从阅读个体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习惯、方法等出发,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阅读,加之阅读的多样性、层次性和灵活性,阅读成果的丰富性、积淀性,使之成为一种独特认知的审美活动。通过对文本的选择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和感悟性阅读,认知山川大地、名胜古迹、花鸟虫鱼、动物生物;感受时辰变换、四季更替、岁月变迁、时光流逝;感悟自然法则、天道有恒;了解社会万象,感受时代脉搏,感悟国家、民族的兴衰;认知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感受人的动物性生长、精神性生长及社会性生长;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荣辱与共之有利与有益。
  三、以深刻思辩为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强调了学与思的结合。同样,在个性化阅读中需要读与思的结合,这“思”既包含思索与思考,也包含思维。即聚合思维,含对文本的概括、归纳、总结与提炼;发散思维,含联想、想像、演绎与推论等。如此,才能较好地把握文本的思想与观点、情感与态度,也才能较好地理解文本的思路、结构与谋篇布局的特点。与此同时,在个性化阅读中还需要运用辩证分析的观点,即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这有助于较客观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并作出恰当的分析与评价。
  四、以疑为方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有诗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足见,“疑”在阅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在个性化阅读中更是作用非凡。


  因为在理解性阅读中要勇于质疑。设想是发现之源,疑问是求学之始。带着疑问去阅读,更能使自己获得独特而又深刻的理解,将感性上升为理性,将直觉升华为知觉,从而较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外延,底蕴与内核,理趣与情趣。
  因为在鉴赏性阅读中要善于释疑。任何鉴赏都带有鲜明的个性风彩。运用自己已有的鉴赏知识,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依据对文本的独特认知,解释文本的疑问、疑难,使自己在认知上与作者同步,在思想上与作者相通,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在意趣上与作者相连。
  因为在研究性阅读中要敢于存疑。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认知、能力、水平、视野、思维等的局限,有些疑问与疑难暂时难以消除,我们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求大同,存小异,待以后进一步探究解决。再说研究性学习,个性化阅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的坚持不懈。实际上存疑是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只是有些短视的人不能正视而已。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浅析小学语文多种识字法教学
    中职金融专业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论如何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浅谈
    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微见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多维视野中的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浅议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活动化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技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