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性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以“点”带“面”,启发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更好地体察作者的情感内涵,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的手段,是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这一环节?下面我提几点个人的浅见。
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快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汉字意蕴丰富,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构字精妙,组词广博,由字及词,进而到遣词造句,无不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还有许多有趣的修辞、丰富多彩的人物对话、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酣畅淋漓的直抒胸臆,以及阅读时抑扬顿挫的语感,能把阅读者引入一个由景入情、由情入境的圣地。这时,枯燥的文字也就变成了跳跃的音符,平淡的语言也就富有生命的活力,阅读者也就能领略到阅读的快乐。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怎么读?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阅读法;说明文有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四要点”阅读法;散文有“形散神不散”阅读法;小说有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故事情节阅读法。这些基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是应该加以注意和提炼的。
在阅读时,还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上,比如说,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去感悟文章的主线;紧扣时代的背景,感悟作品的情感;还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或是中心句子来感悟文章的主旨等。阅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可以从思想内容上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语言特色、组材方式上来理解作品,获取所要的信息,从而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再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价值取向。
社会需要“美”,人心崇尚“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古老民族,中华文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品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好的作品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人奋进,因而,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阅读和历史的书写有点相似,尊重作品、把握作品的主导价值是每一个阅读者应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人类的文明才能得以传承和弘扬。
同时要做到每堂课教学目标都明确、清晰。一堂课准备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教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堂课都要有每堂课的侧重点,都要侧重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按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我们把初中语文教学能力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评析;这四个层次又分为10个具体目标:识记、了解、分析、概括、掌握、综合、创造、欣赏、鉴别、评论。我们教师在开展每一项教学活动时,心中都要清楚是为了实现哪个能力训练目标,这样实施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不致于带有盲目性、随意性。
如《端午日》一文,要识记的是字词,理解这一层次是要分析、概括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欣赏主要是通过对赛龙舟这个场面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来感受、体会端午节这一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独特的乡土文化的魅力。 当然,在设计能力目标时,也不需要每节课10个目标都要达成,要针对课文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梯度。
再如有教师教《一面》一文,目标有这样一些:了解写作背景;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的外貌描写;体会本文遣词造句浓烈的感情色彩;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习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按大纲要求这篇课文是两课时,短短的两堂课,难道真能解决这么多问题、真能达成这么多目标?其实每一堂课、每篇课文教学目标不要面面俱到,哪怕一堂课就只有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要潜心钻研、正确地解读文本,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同时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