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析有关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中数学 主体参与式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高中数学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中数学教学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方案提出了建议。 
   
  1、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是:在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总体方案[1]。策略结构三要素:影响策略设计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策略内涵与目标;策略的操作实施方案。 
  2 、当前数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当前应试教育依然占主要地位,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实现 
  教师的权威是不可动摇的,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是确定的,标准化的考试是判断学生认识正确性的最好途径,即使是开发性的试题,也要有作为判断依据的答题要点;学生总是偷懒的,外在压力,比如惩罚,是比启发更为有用的教育方法。”这种陈旧的教育弊端依然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很难真正去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2.2、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当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演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传授、灌输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由十长期受应试育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接受间接经验过程中的内在的观念活动,而对学生以获得直接经验为目的的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这种教学由教师明确规定教学应该达到的统一结果,教师强调自我标准,以知识占有者、传授者的身份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程序保持一致,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和消极地位,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3 一些教师教育理念难以更新 
  在我国主流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发展性教学方面态度积极,但由于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其教学的行为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压抑了他们的主体性。至今仍有部分教师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其渊博的知识得到了学生的崇拜,有的学生会被教师的情绪感染而产生一时的激动,但是大部分同学觉得老师太渊博、太高大,自己太无知、太幼稚,经常被老师的提问吓得战战兢兢,思维凝固。这两种反应都会使学生受到伤害。因课堂不平衡、不宽容而无法独立思考,不能形成建立在长期训练基础上的辨证思维习惯,更是难以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主体参与的标准 
  正确界定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标准是解决参与问题的前提。参与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积极参与,二是有效参与。 
  3.1、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态度与人际关系智力。所谓积极参与有二层含义:一是从情绪状态方面看,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而决不是被迫的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处于积极主动的良好情绪状态时,85%的潜能都能释放出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二是从交往方面看,积极参与应该为学生主体提供最广阔的交往平台,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二是从数量方面看,决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而不是少数学生,这一点非常重要。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如果课堂教学只有少数学生参与,那就不是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国务院关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中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解决参与问题绝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条件,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3.2、有效参与 
  有效参与旨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效参与有五层含义: 
  (1)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可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十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 
  (2)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是否真正参与教学要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绝大多数学生中的达成情况。 
  (3)将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开发,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思考问题,而只是附和老师和同学的答案,那他的学习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4)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从心理学方面说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高十结论,智慧重于知识。 
  (5)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机会。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台阶。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而应该是学生表现的空间。一个教师课堂表现欲过强对学生非常不利,要把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 
  4、高中数学教学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方案 
  4.1、文献分析 
   研究的文献包括:国内近年来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方面的文献;国内外教学流派中具有鲜明主体参与思想的文献;我国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的文献;近年来直接进行主体参与研究的文献等。 
  4.2、理论研究 
  认真学习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全口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4.3、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中学数学主体参与的现状,了解教师、学生对十主体参与教学的认识,为数学教学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调查的形式主要有对教师和学生的谈话记录和调查问卷。 
  4.4、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十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数学理念转化作教学行为,观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行为特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4.5、经验总结法 
  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论文形式完成课题研究。 
  5、结语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现代教育的特点是在充分认识学生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努力去发现和发掘学生潜能的社会活动。这就是说,现代教育不是外加,而是引发,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24.. 
  [2]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2. 9.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更新时间:
    浅析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浅析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公有领域的保护问…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中的贫困风险控制
    有关新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的探…
    浅析小学语文多种识字法教学
    浅析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浅析小学英语快乐教学
    浅析羽毛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浅析微信在教务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
    浅析农村信用社扶持改革与监管问题
    有关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方法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