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思政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创新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改革其课堂教学考核方式。文章通过对考核价值和考核方式的理论思考,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的不足,介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1234”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的创新探索实践。
当前,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大幅度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其中,作为高职院校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也由原来的五门课缩减到了两门课。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坚守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德育任务,笔者认为,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为什么考核(即考核价值)和如何考核(即考核方式)这两个问题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关于考核价值和考核方式的理论思考
考核价值即为什么考核的问题,包括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的原则和考核的作用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弄清考核的价值,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明确时代发展对思政课教学的新要求。
考核方式即如何考核的问题,包括考核的形式、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标准、考核的主体、考核的对象和考核的过程六个方面的内容。创新考核方式要求思政课教师从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探索出符合实际的、有效的考核方式。
考核价值决定着考核方式的方向,只有明确考核的价值,才能够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考核价值服务,考核方式是考核价值的物质载体,考核价值是考核方式的灵魂。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采取的典型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直到今天,不少院校仍然采用这种考核方式。这种方式在考核价值上,以划分等第为目的,注重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考核方式上,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容易导致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的课堂学习,且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缺乏层次,无法反映学生课堂学习的真实情况。
三、“1234”思政课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的创新探索
1.在考核价值上的共识和创新。第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防止陷入唯技能培训理念的误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还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特色的同时,不能忽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和而不同,共生互动,和而创新,相异互补。”人类全部学问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探讨的是“真”的问题,即世界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二是社会科学:如文学、史学、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探讨的是“善”的问题,即人的最佳生活方式“应如何”的问题,体现的是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同样也要培养学生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孙中山先生说:“教育是人的建设。”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要有真、善、美的心灵,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树立献身科技、报效社会和精诚敬业的奋斗精神,实现“真”与“善”的和谐统一。
第三,思政课教学的作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教学与中学阶段教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拷贝,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思考,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四,高度重视思政课堂教学,教师努力做到“三爱”,即“爱学生、爱课堂、爱教学”。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师开展德育的主阵地,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这块主阵地的作用。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便于因材施教。教师的主要工作时间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三爱”,即“爱学生、爱课堂、爱教学”,否则,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2.在考核方式上的共识和创新。所谓“1234”思政课考核方式,就是把思政课的考核形式分为全程考勤(占10%)、课堂考核(占20%)、调查报告(占30%)和期末考试(占40%)四种,学生的总评成绩为100分。
第一,全程考勤100分,权重为10%。考核的主体是教师,考核的对象是学生,对整个学期的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进行考核。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以检查学生是否缺课,并在教务日志上进行详细记载。期末时由教师给出成绩,优为100分,良为80分,及格为60分,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为旷考,建议重修,没有成绩。
实行严格的全程考勤,对于自制能力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降低缺课率,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通过点名有利于教师尽快地熟悉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利于因材施教。
第二,课堂考核100分,权重为20%。考核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考核的对象是学生,对整个学期的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平时的书面作业(每个学期1~2次)、课堂笔记(建议记在教材上)和课堂提问等。演讲会、交流会等课堂训练情况由学生评委和教师共同考核。期末由教师给出成绩,优为100分,良为80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0~50分。
严格细致的课堂考核对于不重视平时学习、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演讲会、交流会等课堂训练情况由学生评委和教师共同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第三,调查报告100分,权重为30%。考核的主体是教师,考核的对象是学生,考核的时间是整个学期。在学期开始时就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学期结束时让学生提交调查报告,由教师逐一批阅并给出成绩,优为100分,良为80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0~50分。
调查报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应用文体,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叙述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写作调查报告对于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的习惯,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调查报告的题目教师可以不作具体规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搜集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
第四,期末考试100分,权重为40%。考核的主体是教师,考核的对象是学生,采取书面考试的形式。题型以简答题和分析题为主。书面考试的方式提倡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期末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依据期末书面考试情况给出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5.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2005-03-09.
[3]刘道玉.创造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